本報訊 (江 東 王志棟 張婷嵐)近年來,福建省沙縣質監局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的探索,不斷優化農業生產的發展環境,抓宣傳、創品牌、引技術、拓市場,做優柿子產業,確保柿農增產增收。日前,沙縣鄭湖水柿取得了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福建省農業廳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成為全省首家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的水柿類農產品。 據了解,沙縣鄭湖鄉平均海拔530米,這里的土壤和氣候非常適合無核水柿的種植,因此這種無核水柿已成了鄭湖鄉的“專利”。然而,品質上佳的鄭湖無核水柿沒給當地柿農帶來殷實的收入,由于沒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標,在銷售市場上,人們只知道這種柿子很好吃,卻不知道是哪里產的,由于柿農沒有營銷經驗,每到收獲季節,全部果品都讓前來的客商以低價收購。
沙縣質監局針對現狀,結合轄區內農業生產實際,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會同農業、科技主管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的探索,不斷優化農業生產的發展環境。2007年7月,該局引導企業申報注冊了“鄭湖”無核水柿商標,幫助企業按產品標示要求設計水柿外包裝箱,協助完善產品市場準入條件,突出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效應,提高產品價值。并引導果農創建注冊了鄭湖水柿合作社(有限公司),聘用專家顧問進行技術指導,組織營銷隊伍,逐步建立基地與農戶、農戶與專家、生產與市場的良好對接。目前全鄉合作社共發展社員62人,已在廈門、福州、廣州等地聯合設立批發點,按市場需求,統一往各地調度鮮柿,促進了柿子規模經營,做到節約營銷成本,提高銷售收入。該局人員經常和農業技術專家、技術員深入果園,按照農業綜合標準化項目要求,指導果農實施NY/T391-2000《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技術條件》和NY/T394-2000《綠色食品 肥料使用準則》等相關標準,做好柿子種植的產前、產中和產后標準化管理工作;積極提供咨詢服務,并協助開展標準化栽培技術培訓。同時,借助縣、鄉農業“155”的技術優勢,分別在鄭湖、杜坑、慶洋、鄭墩等村舉辦了10期水柿栽培實用技術培訓班,通過現場觀摩、專題研討,為水柿的科學管理和加工營銷指明方向,提高水柿種植大戶的科學管理水平。
種種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激發了柿農們種植、銷售水柿的積極性。鄉里的果農從早到晚都在自家的果園里,精心做好水柿果樹的管護工作。今年又新開辟了上海、江西等地市場,水柿市場價格一致看好,預計收購價格每公斤2元以上,比去年增長一倍左右。目前,沙縣鄭湖鄉擁有全省最大的無核水柿生產基地,共有水柿面積434公頃,年產水柿6000多噸。《中國質量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