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量大到質優 從貼牌到創牌
——山東濱州質監部門攜手企業應對“紡織業大考”
□ 蔡 磊 海 濱
近日,筆者從山東省濱州市統計部門了解到:截至今年四月份,盡管面對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內部生產成本上升等諸多不利因素,山東濱州的紡織產業仍實現業務收入3216784萬元,增幅20.19%;利稅287624萬元,增幅7.93%;實現利潤184621萬元,增幅3.07%。各項數據的小幅度增長,讓處在“逆境”中的濱州紡織產業備受振奮和鼓舞。
濱州市有“中國棉紡織之都”之稱,棉紡織產業是全市工業產業中的第一支柱。近年來,濱州大力加強棉紡織產業發展,目前,棉紡織工業擁有生產能力1180萬紗錠,棉紡織產能占山東省的70%。然而,2007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以及國際市場的高技術壁壘讓濱州的紡織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瓶頸。由于全市棉紡織企業以中低檔產品為主,各企業產品檔次基本雷同,價格難以提高,而勞動力成本上升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使得棉紡織產品生產成本大幅上升。此外,人民幣升值和出口退稅率下調等政策性因素又降低了棉紡織產業的利潤空間。據統計,僅2007年一年,濱州市紡織行業減少退稅額近2億元,濱州的棉紡織產業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為此,濱州市質監部門積極行動起來,深入調研,為企業出謀劃策,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在多重壓力下,以量取勝的路子將會越走越窄。只有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從數量效益型向檔次質量效益型轉變,才能贏得更大的利潤空間。濱州市紡織纖維檢所工作人員分小組派駐企業,對全市440余家棉紡織企業分類進行技術指導,幫助企業建立起質量檔案,完善質量保證能力體系,并對其實施動態管理。他們一方面通過調研為企業出謀劃策,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生產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的紡織終端產品;另一方面,加大了打假力度,嚴格把關棉花收購、產品工藝、出廠檢驗的關鍵環節,確保質量過關。2008年以來,他們共查處各類棉花、棉紡織品等違法案件 20余起,有力地維護了“濱州棉制造”的質量信譽。
為實現由低水平“濱州制造”到高水平“濱州創造”的轉變,濱州市質監局結合企業自各的特點,幫助他們抓好新產品開發,使企業逐步實現從貼牌到創牌再到經營品牌的轉變。濱州亞光集團在質監部門的鼓勵下,自主研發引導世界潮流的時尚紡織產品,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分別注冊了品牌,完全實現了從貼牌生產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品牌的轉變,并成為了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的中高檔毛巾長期供貨商。
據介紹,紡織品生態檢驗能力的相對缺乏是濱州紡織產業的發展短板。在實際生產中,因紡織品生態檢驗能力相對不足,企業不得不把樣品送到國外及其他省、市進行檢驗,拿到檢驗結果需要耽擱很長時間,每年全市紡織企業送到外地的檢驗費高達幾百萬元。既花費高額的檢驗費用,又嚴重影響企業的交貨期,等產品上市后市場形勢已發生變化,達不到預期效益目標,阻礙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在這種形勢下,濱州市質監局通過大量調研,把服務全市紡織產業發展重點定位在建設高標準國家生態紡織品質檢中心上。目前,實驗室正緊鑼密鼓的進行建設。國家生態紡織品質檢中心濱州實驗室的建成,所檢項目能夠覆蓋歐、美、日等國際先進標準,滿足濱州市紡織企業國內市場和出口歐洲、美國、亞洲等地區的商業檢測需求,促進全市紡織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此外,濱州市質監部門還鼓勵企業抓住奧運時機,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市場。濱州東方地毯有限責任公司憑借專業的品質、一流的服務和“中國名牌”的良好聲譽,一路“鋪”進了國家體育館,成為了國家體育館指定地毯用品供應商。這是全國同行業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好運北京”系列賽事贊助商及合作伙伴。
目前,濱州市紡織產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終端產品所占比重大幅提高。以世界最大的棉紡織企業著稱的魏橋創業集團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目前已經具有450萬件中高檔梭織休閑服、200萬件高檔色織襯衫、1200萬件家用紡織品的生產能力。全市紡織產品擁有了6個中國名牌,占到了全市中國名牌總數的40%;生產和技術創新能力迅速提升,全市紡織行業設備總值257.8億元,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占47%,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占50%,紡紗能力占到了全國的1/10。《中國質量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