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福金 崔智勇 雖然由于氣溫低等原因,已近7月末,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稻田里的水稻還沒有抽穗,但是,農民們知道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自從2006年12月對延邊大米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以來,延邊農民們的心里越來越踏實了。 延邊州地處吉林省東部的長白山區,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水稻之鄉。所產的大米米粒飽滿、晶瑩如玉、柔軟適口、醇香綿長、營養豐富,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悠久的種稻歷史、標準化和現代種稻技術,使延邊大米始終能夠保持其優良的品質,成為東北乃至全國大米中的精品。 延邊州屬中溫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適宜,東臨日本海,西北部有高山為天然屏障,氣候與同緯度、同海拔地區相比,冬暖夏涼,光照和溫度充足,雨水充沛,晝夜溫差大。延邊水稻同化作用強,異化作用弱,有利于水稻光合物質的積累,稻谷營養物質積累多,生產優質大米的天然條件十分優越。延邊下轄8個縣、市均為國家和省級生態保護區,目前67個鄉(鎮)都種植水稻,種植面積5.8萬公頃,年產量達22萬噸,年出口500噸,共有9家引進韓國加工設備的大米加工企業,日加工能力在百噸以上的就有兩家。 1868年,延邊州開始種植水稻,主要有粳稻和糯稻兩大類。1906年朝鮮族農民在和龍市勇智鄉大教洞開掘了長達1308米的渠道,灌溉了33公頃水稻田,并獲得較高產量,從此延邊地區的水稻田面積逐年增加,成為我國東北地區著名的水稻產區,出產的大米舉世聞名。清末,延邊龍進市開山屯專為皇宮貢米。 為進一步提升延邊大米的質量,從1999年開始,該州質監局先后制定了《延邊無公害優質大米標準》、《延邊無公害優質大米栽培技術規程》,率先在和龍市東城鎮建成延邊無公害優質大米標準化示范基地;2001年延邊平崗牌大米被評為同類產品中吉林省第一個也是唯一的省級名牌;2003年,延邊州建成吉林省第一家農產品檢測技術機構———延邊州農產品檢測中心,為延邊生產無公害優質大米提供技術保障;2005年,國家標準委公布的第五批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中,延邊大米榜上有名。 1999年,即第二批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下達的第二年,延邊州質監局就制定了延邊稻米的質量標準和栽培技術規程,走上了農業標準化道路。從選種、栽培、田間管理到加工、包裝、儲存運輸,延邊稻米的全部生產過程第一次統一在標準之下。僅以選種為例,幾年來,農業部門嚴格按照生產一代、開發一代、儲備一代的要求精心篩選;龍頭企業創辦的示范園,每年選出2~3個優質品種在基地進行推廣種植。到正式成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時,優良水稻已經過了兩三年的試種。 長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朝鮮族居民有著豐富的水稻種植經驗。但是,曾經有一段時間延邊人為了追求產量,也曾經在這片沃土上使用施用化肥,噴灑農藥。走上農業標準化道路之后的延邊人建立了標準化生產基地,使水稻生產全過程達到無污染、無公害標準。2002年和2003年,繼和龍市后,敦化、汪清、圖們、龍井、安圖、琿春等縣市相繼實施了延邊優質大米的質量標準和栽培技術規程,相繼建立了優質稻米基地。 現代農業離不開農藥、化肥,但是,為了使延邊大米達到無公害標準,延邊州質監局會同農業局組織科研人員對“神農液”和“沃土復合肥”進行攻關。“神農液”是從農副產品廢棄物如秸稈、稻殼中提煉出的天然有機化合物與少量低毒農藥復合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及營養液;“沃土復合肥”是提取神農液的剩余物配以適量化肥混合而成。延邊稻米的質量標準和栽培技術規程實施后,經和龍市東城鎮在平崗平原稻田的試用,化肥、農藥都控制在最低程度。如今“神農液”和“沃土復合肥”已成為延邊水稻的主要肥料。可喜的是,長期投入使用“神農液”和“沃土復合肥”,水稻田里出現了蝌蚪、蚯蚓等動物。 延邊稻米的質量標準和栽培技術規程中,為優質稻米設定了一系列技術指標,對這些指標進行適時監測,關系到示范區建設的質量,也是延邊稻米產區能否最終成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關鍵。2003年,延邊州政府在州質監局建立了延邊州農產品檢測中心。由檢測中心、龍頭企業、農技推廣站、土肥站、植保站牽頭的州、縣、鄉3級技術推廣網絡已經建成。在正式成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之前,延邊以稻米為主導產業的鄉鎮,實現了村村有示范田、屯屯有技術員、組組有示范戶的農業標準化推廣應用體系。 延邊大米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后,對提高延邊大米的市場知名度,增加稻農收入,解決“三農”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吉林眾鑫米業綠色集團有限公司的產品加貼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后,銷售量和售價都有了明顯提高,預計銷售量比2006年增加1000噸,每噸售價提高400元。《中國質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