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就質檢“生命線”
——新中國質檢法制工作全掃描
新中國成立60周年來,伴隨著中國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國質檢工作也經歷了從弱到強、從小到大的成長歷程。
本報從今日起開辟“質檢與共和國同行”專欄,通過一篇篇本報記者用心采寫的稿件,為讀者展現質檢工作風雨兼程的發展軌跡。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頒布實施以來,不僅受到全國各地質監系統的高度關注,也引起了普通消費者的注意。圖為一位消費者在湖北宜昌市新華書店里閱讀有關食品安全法的法律書籍。劉君鳳 攝
□ 本報記者 劉霞/文
曾幾何時,當人們提起質檢法規時,腦海里出現的只有《產品質量法》。而如今,一大批質量法律法規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諸如《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認證認可條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等早已為很多人所熟知。
正如國家質檢總局法規司司長劉兆彬所說的,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質檢法制工作走過了千山萬水,越過了急流險灘,取得了巨大成就。質檢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健全,法制監督機制日趨完善,執法隊伍素質不斷增強,為質檢工作鑄就了一道“生命線”。
法律法規建設
從一張白紙到不斷健全
時至今日,《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的出臺仍然讓劉兆彬記憶猶新,因為“其中包含著太多的酸甜苦辣”。
故事還得從2001年說起。當時,國家質檢總局專家組在國外考察時發現,國外一些汽車生產企業由于出現剎車失靈等技術故障紛紛從各國召回缺陷汽車,但唯獨我國不在召回國之列。“汽車是關系人們生命安全的產品,一旦發生意外不堪設想。就因為當時我們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所以人家就欺負我們。”
從那時起,制定一部關于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的法規就成為當務之急。同年,國家質檢總局成立了“缺陷汽車產品召回規章小組”,劉兆彬任組長。
“但沒有想到,剛開始準備就遇到了一個大難題。”劉兆彬介紹,當時這部法規的制定遭到了我國一些大型汽車企業的反對。他們一方面對制度本身心存疑慮,另一方面又擔心會增加成本,降低競爭力。
為了消除部分大企業的疑慮,起草小組召開了立法聽證會,實行“開門立法”。在征求專家、企業意見的同時,派專人組成工作組,到一些大企業登門拜訪。同時,在制定過程中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對條款進行逐條修改。
在國家質檢總局和其他部門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終于出臺。“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成功召回200多萬輛缺陷汽車。試想,如果這200輛車還在路上,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劉兆彬對此感觸頗深。
這部條例,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出臺的上百部質檢法律法規的其中之一。
“60年來,我國質量法律法規體系從一張白紙到不斷健全,經歷了從起步,到發展,再到全面發展這3個階段。”劉兆彬說。
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我國質量法制建設開始起步。1950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度量衡管理暫行條例(草案)》和1962年的《工農業產品和工程建設標準化管理辦法》等的頒布,都為建立完善質檢法律法規體系打下了基礎。
在改革開放春風的沐浴下,我國質檢法律法規體系開始逐步完善。隨著1985年的《計量法》、1988年的《標準化法》和1989年的《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等法律的出臺,質檢工作逐漸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
1992年,隨著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質量法制建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頒布,標志著我國的產品質量工作邁入依法管理的新階段。
2001年,國家質檢總局成立以來,我國質檢法制建設邁入全面發展的新紀元。10年來,我國逐步形成了有質檢特色的、以行政執法、技術、檢驗為執法支撐的質檢法律體系。從數量上看,質檢法律法規不斷增多,滿足了執法一線的需要;從質量上看,法律法規針對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不斷增強。據介紹,國家質檢總局先后完成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認證認可條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等6部法律法規的制修訂工作,并組織制定了105件部門規章。其中,很多法律法規拓展了質檢工作的新領域,增加了新職能,如國家質檢總局開創了我國缺陷產品管理法律法規的先河,其起草的《缺陷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見。
五年磨一劍。今年6月1日,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新出臺的《食品安全法》與1995年的《食品衛生法》在提法上雖然只有兩字之差,但卻實現了從“衛生”到“安全”的理念巨變。新法超越了原來停留在對食品生產、經營階段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的規定,將監管鏈條大大前移,涵蓋了“從農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監管的全過程。
目前,我國已形成了由8部法律、11件行政法規、211件部門規章以及100件地方性法規和96件地方政府規章組成的質檢法規體系。“這一體系的建立,為我國質檢工作走上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法制監督建設
從比較薄弱到深入人心
2004年5月12日,江蘇省鹽城質監局會議室內座無虛席,一場別開生面的“開門審案”會正在這里舉行。
“4月25日,根據群眾舉報,我們在鹽城市區一倉庫內查獲劣質奶粉1584箱,經送法定檢驗機構檢測,均嚴重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強制性標準。根據《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建議將此案移送司法機關予以查處。”承辦案件的稽查執法人員許雋首先向審委會陳述介紹案情。
在審委會成員充分發表意見、提出初步審理意見后,專家組成員之一、鹽城市檢察院宋處長首先發言:“被查獲的劣質奶粉蛋白質含量低于國家標準5至6倍,貨值金額20余萬元,案值較大,已構成刑事案件,應立即移送公安部門立案查處。”此后,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對危害人體健康的質量案件必須從重從快處理,同時提出完善證據保全措施、妥善銷毀查封物品,進一步加強奶粉市場核查工作的建議。
“開門審案”,構建“陽光質監”,是近年來我國在法制監督建設中探索出的眾多有效方法之一。
“建國初期,我國質檢系統法制監督工作總體上還比較薄弱。”據介紹,缺少統一的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滯后是主要原因。在計劃經濟條件下,一些質檢糾紛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進行解決。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等法律的頒布實施,質檢法制監督建設也不斷加強,質檢系統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特別是2001年以來,國家質檢總局不斷完善以監督檢查、行政復議為主要方式,以深化行政許可審批改革、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為重點的法制監督機制,將我國質檢系統的依法行政水平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中最顯著的標志是,行政相對人對質檢系統的訴訟、復議下降了一半以上。由過去每年的500多件下降為現在的200多件。”
“有效的法制監督機制,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據介紹,近年來,國家質檢總局帶領全系統在質檢法制監督工作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建立起5項制度,即:執法檢查制度、行政執法稽查制度、行政執法過錯行為追究制度、行政案件審理制度和行風監督員制度。同時,各地質監系統還結合實際,創新了諸如“開門審案”、“說理式執法”、“三位一體”、“電子執法監管”等監督體系和監督方式。在法制監督工作中,質監系統開展了自查、互查等方式的執法監督大檢查;共辦理行政復議案件4500多件。
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頒布,這為進一步完善我國質檢法制監督機制提供了新的契機。為全面貫徹落實該法,國家質檢總局及時成立了領導小組,并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
據介紹,在全系統學習培訓的基礎上,國家質檢總局分3批共取消67項行政審批項目,減幅達50%多;調整后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62項,下放2項,改變管理方式5項。2005年,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專項檢查,組成6個檢查小組分別赴12個省、市,對24個質監局和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相關工作進行了檢查。“這一系列舉措使該法得以進一步貫徹落實,依法行政觀念由此深入人心。”
質檢法制隊伍
從不夠專業到群英薈萃
2007年1月25日,是黑龍江省質監局代表隊隊員南軍最難忘的日子。
那一天,第一次站在聚光燈下的南軍笑得頗有些不自然,握著最佳表現選手獎杯的手舉在半空中,停頓了半天才放下。此刻的他,遠不如比賽中表現得那么輕松。
讓南軍獲獎的正是一年一度的全國質檢法律知識競賽。在比賽現場,質檢法制工作者們對法律法規的熟悉以及配合的默契,讓主持人發出這樣的驚呼:“這到底是人腦還是電腦!”
“2001年以來,國家質檢總局通過質檢法律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在全國質檢系統廣大干部職工中掀起了學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新高潮。我國質檢法制人員的素質得到明顯提高。”劉兆彬介紹,目前,在整個質檢法制隊伍中,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研究生學歷或具有律師職業資格的優秀人才已經占了相當比例,可謂是群英薈萃。
“但在30年前,我國甚至還沒有一支專業的質檢執法隊伍。”劉兆彬回憶,從上世紀80代起,質檢法制隊伍開始組建,但專業素質總體水平不高。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質檢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質檢法制隊伍素質建設也獲得了一定發展,一些具有大學本科、研究生等學歷的高級知識分子開始加入到法制隊伍中來。
“進入21世紀以來,質檢法制隊伍建設獲得了飛速發展。”據介紹,從2001年開始,國家質檢總局實行質檢執法資格考試準入制度。該制度明確規定,沒有通過資格考試的人員堅決不予錄用。據悉,到目前為止,全國質檢系統已經有8萬多人獲得執法資格證書。
同時,全國質檢系統還通過公務員招錄、法制人員定期培訓、業務水平考核等方式,全面加強質檢法制隊伍建設。特別是在每一部質檢大法出臺后,國家質檢總局都要組織專家對執法人員進行培訓。如《食品安全法》出臺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該法進行了解讀,并在全系統舉辦了《食品安全法》知識競賽。通過培訓,執法工作者可以更準確地理解法律法規,從而更好地進行依法行政。
這樣,60年來,我國質檢法制隊伍的總體素質不斷提升,業務能力與理論水平不斷得到加強。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紀律嚴明的質檢法制工作隊伍已初步建立,為不斷開創質檢法制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質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