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首創食品溯源系統 亞運后將在全市推廣
據《廣州日報》訊 去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由于沒有溯源管理系統,問題食品實現不了完全召回。受此啟發,廣州市質監局正在編寫《廣州市食品生產溯源管理系統》地方技術規范,要求食品企業確立從原輔料到成品整一條生產鏈的管理系統,以便在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后,可以實現完全召回。該系統將作為供亞運食品企業門檻之一。
目前廣州本地初步選備了約200多家供亞運食品企業,溯源系統實施后,將據此再篩選出幾十家最后的入圍者。這些企業將為亞運提供糕點、面包、河粉、燒臘、豆腐、牛奶等諸多加工、包裝食品。
可從問題產品追溯原料
“去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問題產品的召回是不完整的,就是因為沒有溯源管理系統”,廣州市質監局食品處處長李紅兵表示,去年曾經有一個措施,將9月14日前生產的乳制品全部下架,經檢驗后才能再上架,就是因為沒有溯源管理系統,原料、輔料到產品之間沒有建立鏈條,鏈條斷了就無法追溯,要不就是產品沒有存貨,無法掌握有多少產品含有三聚氰胺。
“批次的概念也比較模糊,現在往往是以一天為一個批次,但同一天里使用原料不是同一批次,就有可能出現同一個批次里一部分產品合格,一部分不合格的情況”。李紅兵說,由于檢驗是抽檢,這樣設置批次就會出現誤判、漏判的情況,比如剛好抽到的產品是個合格品,那么不合格的產品就會被覆蓋。“企業用抽檢的方式,判斷產品沒有問題,就貼上綠色標志,一旦發現里面有不合格品,企業就會被認為是欺騙消費者”,李紅兵認為,比較科學的做法應該是按照投放一次原料的產品作為一個批次。
“建立溯源管理系統,就能從問題產品追溯到原料,再從原料反過來追溯其他有問題的產品。”李紅兵說道。
成為供亞運食品企業門檻
李紅兵透露,廣州本地已經提供了200~300家企業名單作為供亞運食品企業的候選名單,涵蓋了800多種食品,其中點心、河粉、燒臘等廣州特色食品也在其中。候選企業還要被進一步遴選,而建立溯源管理系統就是遴選的條件之一。
廣州市質監局正在起草《廣州市食品生產溯源管理系統》地方規范,這個標準將為供亞運食品企業提供追溯體系的實施指南,亞運會之后,該標準將繼續沿用,溯源系統也將在全市推廣。
李紅兵透露,該標準將ISO22005《飼料和食品鏈的可追溯性 體系設計與實施的通用原則和基本要求》進行具體化,已經醞釀了一年多,為全國首創。該標準要求企業建立記錄表格,每一批原輔料進貨、倉儲、用途和成品流向等等環節,都要求記錄在案。目前該標準文本已經起草完畢,并在下周進行專家評審會。
該標準初稿規定,企業必須建立多達20項的記錄表格,包括從業人員健康記錄、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培訓記錄表,還有原料留樣記錄、供應商清單、原輔材料添加劑化驗表、領料單、退料單、微生物檢驗原始記錄、產品出貨記錄、產品銷售記錄。在原料驗收進貨過程,企業必須填寫《原料留樣登記表》、《原料進倉登記表》、《原料首營登記表》、《供應商清單》、《原/輔/包/產品/添加劑質量檢測化驗表》5個表格,生產過程中,也要填寫《產品入倉登記臺賬》等8個表格。生產人員名單還必須保留舊名單至少兩年。
可使用三種產品追溯方式
溯源管理體系怎樣追溯已經賣出去的產品?李紅兵說,標準推薦了三種追溯形式,一種是RFID(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射頻碼,就像粵通卡一樣,產品運輸時不用停下來就能讀寫信息,產品去到哪里都有記錄,可因為成本問題,射頻碼只準備用在成箱的產品。
第二種是二維碼,這種就像登機牌一樣,在每個產品印上二維碼,只用一部有攝像頭的手機拍下二維碼,就能查詢產品的相關信息。“由于查詢過的消費者都有記錄,這樣就可以實現精準召回。”李紅兵說道。
第三種就是條碼加生產日期,生產日期要精確到分鐘。李紅兵說,采用這種方式企業不需要投放太多的成本。《中國質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