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誰主管 質量誰主抓
中航工業穩步推進質量責任制夯實世界航空產業鏈前沿地位
編者按
作為中國企業發展的排頭兵,在深入開展“質量和安全年”活動中,中央企業肩負的責任更大,任務更艱巨,其做法因而也就更具示范意義。
9月8日,國家質檢總局主持召開了中央企業深入開展“質量和安全年”活動座談會,16家中央企業代表分別就本企業前期開展活動的情況進行了經驗交流。本報從今天起,陸續推出部分中央企業的典型經驗報道,希望以此帶動全國企業深入開展“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為企業不斷加強質量工作提供借鑒。
□ 本報記者 杜 吟/文
9月3日,一場別開生面的主題報告會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舉行。7名來自生產一線的員工圍繞“講質量,重誠信”主題,從不同的角度暢談了自己對質量、誠信的認識。
讓戰斗在生產最前沿的普通工人登臺演講,用親身經歷詮釋自己對質量的理解,這是中航工業深入開展“質量和安全年”活動,在集團內實施質量責任制活動的一個例子。“一加一減”,可謂是這個責任制的精髓。
“業務誰主管、質量誰主抓”,“合同誰簽署、質量誰負責”。按照這個原則,中航工業先做了一道“加分題”,即實施質量工作正向激勵機制,包括在集團公司專門設立質量管理獎和質量管理專項獎,以獎勵在全面質量管理和質量專項管理中作出重大貢獻或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對獲得年度質量獎的單位,在經營業績考核中給予質量加分。9月3日的那場主題報告會中,就是對個人質量責任的一項正向激勵。
相比較“加分題”,對質量工作做得不好的單位和個人,中航工業還實行了包括一票否決制在內的許多“減分題”。質量問責制就是其中之一。
“問責制”突出質量第一責任人地位,對在產品研制、生產、服務過程中發生質量問題的單位,視情節嚴重和影響大小,追究直屬責任單位、責任人、責任單位行政正職、主管直屬單位行政正職及集團公司總部主管部門的質量責任,并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或經濟處罰;對質量問題嚴重的單位,在當年經營業績考核中予以質量扣分。“問責制”一問到底,在年度經營業績考核中實施質量一票否決,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質量和安全,責任大如天。作為下轄近200家子公司、20多家上市公司,約40萬人的國有特大型企業,面對如此多的單位和人,如何保證在落實質量責任制的過程中不走樣?中航工業更有一套特色的辦法:建立適合“母子公司制”的質量監督機制,嚴格實施質量分級監督。這項“剝蔥式”的監督機制以供應商質量、生產過程質量、特種工藝質量、服務保障質量、質量成本管理等10個可量化的模塊為評價標準,監督內容包括各項質量法規和管理制度的落實、各級質量責任制的落實、質量目標的實現、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等方面。
正是由于有了這樣一套嚴格、平等的考核辦法,因此,無論是“加分”還是“減分”,都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質量工作熱情和責任意識。以“掛賬銷號”為基點的產品質量監督機制就是其中一例。
“掛賬”就是對從用戶那里反饋來的質量問題、日常工作中發現的質量問題分門別類地逐一張榜公布,并告知、督促、檢查事故單位認真組織質量攻關,最終達到“銷號”。只有“賬單”“銷號”了,才意味著存在的質量問題最終解決了。作為“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的一部分,由質量責任制延伸而來的這項工作,目前正從中航工業集團總部向各直屬、成員單位穩步推進。
2009年,是中航工業完成重組整合、踏上新征程的第一年,同時也是中航工業憑借“質量和安全年”活動,扎實推進質量工作,為產品贏得質量加分的一年。9月8日,國際知名航空企業霍尼韋爾公司與中航工業公司簽署共同合作框架協議,表明中航工業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再次站在了世界航空產業鏈的前沿。質量競爭力正日益成為中航工業“品牌價值”中的核心競爭力。《中國質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