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謹慎”鼓掌
據10月21日中國新聞網報道,衛生部日前在其官方網站就乳品安全標準公開征求意見。本次修改內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關于嬰兒配方食品安全標準的修訂。比如,盡管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允許在于嬰兒配方食品中使用水解蛋白質或單體氨基酸,以防止過敏體質的嬰兒對蛋白質過敏,但考慮到配套食品安全監管手段等現實問題,此次標準修訂中對此仍持謹慎態度,力圖避免因監管手段缺失發生新的嬰幼兒食品安全隱患。
以往大家談及標準制定,常常以“與國際標準一致”、“對照國際標準”作為目標。然而,有國際化視野固然是好,但也應考慮現實條件和可操作性。本次乳品安全標準的修訂工作,充分考慮到了現實的監管手段和檢測水平,對添加“敏感”物質采取了謹慎態度。這種謹慎的背后,不僅是對生命健康的尊重,更是對食品安全的尊重。因為,安全本來就是一個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動態名詞。
為“行規”擔憂
據10月15日《重慶商報》報道,一位“良心不安”的空調維修工向該報記者講述了空調維修業的“行規”———維修工不拿底薪,全靠每次上門維修的收費提成。為了多賺錢,大家只能各顯其能,把小問題都變成大問題,沒有問題也要讓它出問題。比如,本來一臺空調的拆裝費是50元,但他們先將連接的銅管弄斷,裝好后又故意關掉閥門,聲稱機器漏氟需要加氟。如此一來,兩臺空調需收費1500元,維修工一次提成500元。
空調好買不好修,成了很多人的共識。實際上,維修收費高問題并非空調獨有。電視、冰箱……這些家電大件但凡出了毛病,每修一次至少都得一兩百塊。在走高的維修費背后,是畸形的家電維修業“行規”。這所謂的“行規”,使有的維修人員的職業定位從“解決問題”變成了“制造問題”,問題制造得越多,收入才能越高。奉勸一句,光想著制造問題的行業,最后自己的生存也會成為一個問題。
為“節約”頭疼
據10月21日《廣州日報》報道,近日,知名電腦廠商宏基在全球市場召回5款筆記本,原因是存在過熱問題容易產生安全隱患。專家指出,近期多家電腦廠商都因為過熱現象而召回筆記本,其背后的原因是廠商熱衷于降低成本,較少關注筆記本外殼散熱性等細節問題。對此,廠商坦言,近年筆記本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筆記本的利潤空間已大不如前,為了在市場占有優勢,不僅產品要跟得上,價格也必須便宜,因此,成本控制勢在必行。
物美價廉,看似簡單4個字,但要維持“物美”與“價廉”之間的平衡,絕對是個技術活兒。最常見的現象是,競爭一激烈,廠商首先想到的是生存,是銷路,天平也就自然向“價廉”傾斜。控制成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要以犧牲使用的舒適,甚至是安全為代價,那么所謂的“節約”其實就變成了一種“浪費”———浪費的是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