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監管數“星星”
——遼寧省錦州市質監局創新食品安全監管方式采訪記
□ 武競莉 本報記者 楊榮堅/文
運行了兩個季度,遼寧省錦州市食品安全“星級動態監管模式”情況如何?12月1日,記者再次來到錦州市質監局。
“我先帶你看看最差的企業是怎樣整改的。”采訪從錦州市質監局食品處處長申景新開門見山的介紹開始。
城北郊,記者走進一家即將搬遷的炒貨生產企業。100多平方米的院落內,蒸鍋、烘干爐和成袋的葵花子擁擠在一起,是一個典型的以傳統工藝生產的手工作坊。申處長告訴記者,這家企業的生產條件只能達到5顆星的要求,生產車間、包裝車間、檢驗室等方面都不合格,是限期整改的企業。企業負責人在簡單介紹后,帶著記者來到500米外的新廠址。這里,一個占地0.3公頃、投資50多萬元的新廠已經落成,數百噸當年收購的葵花子一直堆到庫房的頂部,設計能力1000多噸的蒸炒設備已全部到位。從庫房、篩選車間、蒸炒車間到包裝車間一應俱全。據在場了解炒貨市場的人介紹,這個行當基本上是一口大鍋起家的小作坊,衛生條件幾乎不達標,像這樣按標準建設和管理的炒貨企業應該算得上是一流的。申處長告訴記者,這家企業搬進新址后基本達到9顆星的標準。
這個放棄手工作坊采用現代化工藝生產的炒貨企業,只是錦州市接受整改的食品企業的一個典型。錦州市古塔區釀造廠購置4200平方米、投資350萬建新廠,溝幫子尹家熏雞集團購地4公頃、投資6700萬元、建設4萬平方米的現代化肉聯廠。云杉熏雞、晶源調味品、神農水業等多家公司,均在“星級動態監管模式”實施之后,感受到企業現狀與食品安全生產的差距,痛下決心,重起爐灶。
錦州市質監局局長趙金波告訴記者,從《食品安全法》頒布實施到現在,半年時間,獲得10顆星的企業增加到43家,獲得9顆星的增加到45家。全部食品企業基本在6顆星以上,達到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經過星級動態監管,錦州市食品企業的生產加工條件上了新臺階,產品競爭能力有了大幅提高,企業法人對食品安全有了足夠的重視,從被動改進到主動改造,企業的主體責任意識有了明顯提高。僅半年時間,錦州的食品安全生產就進入了平穩健康運行的軌道。
激發內動力
說到錦州食品安全生產快速提高的關鍵,趙金波簡要地歸結為“主觀能動性”。從去年底《食品安全法》頒布到今年6月1日實施,理論界和有關部門對《食品安全法》的一些條款進行研究,有些條款還存有爭論。如分段監管、審批前置及某些條款的可操作性等。但是,錦州市質監局卻沒有在技術層面打轉轉。他們意識到《食品安全法》的實施,將使食品生產監管從意識形態環境提升到法制環境,從而促進食品安全監管進入常態化。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之后,全國上下對食品安全高度重視。從政府部門、新聞輿論到普通消費者,全社會對食品假冒偽劣行為深惡痛絕,食品生產企業的神經也高度緊張。這在考驗質監部門監管水平的同時,也為行政執法提供了相對有利的條件。
如何將《食品安全法》轉化為指導和約束食品生產企業的管理辦法,是趙金波在學習時重點考慮的問題。他認為,剛剛頒布的《食品安全法》基本為食品安全制定了法律框架,具體操作辦法應該結合具體情況制定。錦州地處遼西,是一個中等城市,所屬的幾個縣市經濟也不夠發達。食品生產企業總體表現為規模小、工業化程度低、從業者文化素質低、大多處于自然生產低效率運行的狀態。快速改變必須制定簡便易行的管理辦法。錦州局從“傻瓜相機”原理中悟出了“最高級的一定是最簡單的”道理,通過認真研究,發明了用10顆星表示全部食品監管內容的辦法———“星級動態監管模式”。
在錦州局的一面墻上,張貼了幾十平方米的“星級動態監管”板。284家獲證食品企業全部陳列其上,他們的生產狀況每達標一項標1顆紅星,達不到或降低了就扣掉1顆星。曾經一手建設遼沈戰役紀念館的趙金波,站在這里就像站在遼沈戰役指揮員的軍事地圖前,對錦州食品安全的情況“一覽無余”。他把這個辦法總結為“標準倒逼式”的過程管理。與質監局墻上對應的還有284塊小版,是標有每個企業食品安全標準的10顆星:有則加上,無則空白。這塊版就掛在企業法人的辦公室里,一個老板說,那些空白的星如同一只只眼睛盯著他,讓他一定要填完空白才能安生。
強化滲透力
支撐10顆星的標準是一套嚴密的檢查監督的制度,包括標準量化制度、追蹤考核制度、低星企業法人代表約談制度、產品質量抽檢制度、綜合信息公示制度。用趙金波的話說,要用鐘表盤一樣簡潔明了的方式告訴監管結果,但是,表盤后面是設計復雜、運轉嚴密的技術程序。精確的量化結果最后落實到企業老板面前的10顆星的增加與減少,以及由此帶來的警示談話、停產整頓、信息曝光等等。量化的結果讓老板明白警示談話的內容、停產整頓的原因和信息曝光的后果。量化的結果也讓全市消費者了解企業生能力、生產狀況和產品質量,更可以判斷企業的質量誠信。小小一塊星級板,后面運行的是行政處罰機制、信用約束機制和品牌信譽機制。
10顆星的變動是頗具震撼力的事情。增星時是企業員工圍著星級板掌聲一片;減星時是企業老板跟在監管人員后邊懇求聲不斷。每顆星都觸動許多根神經。在8月份的第一次檢查時,一家企業因為沒有空調導致工人光著膀子揮汗操作,嚴重影響衛生條件限制。監管人員在減衛生條件這顆星時,董事長當場表示立刻購置空調,連夜進行安裝,第二天就出現了封閉車間員工著裝操作的景象。一家企業因低于5顆星被處停產整頓20天,結果第三天就來請監管人員進廠檢查,經指導立刻加強,兩天后又來請監管人員驗收。短短幾天時間就把生產開工必不可少的星給補上了。
10顆星到了企業手里,又成了內部管理的法寶。企業把10顆星分解成崗位責任、車間責任和連鎖企業責任。企業員工對照10顆星學習《食品安全法》,原本枯燥復雜的法律讀本一下子就讓他們理出了頭緒,變得能讀懂了。那些投資建新廠的企業老板就是在對照10顆星研究《食品安全法》之后,發現自己企業問題不改不行,才痛下決心。
10顆星劃出了規范的底線,量化了企業市場競爭力。黑山縣臨近著名大米產區盤錦市,多年來,所產大米全部貼上盤錦大米的標簽送到盤錦出售。星級監管后,由于進貨與出貨程序的規范,逼得大米加工企業不得不自創品牌。這一逼,創出了“黑山大米”品牌,不僅沒有影響銷售,反倒讓遠近的糧食商來黑山下訂單。
10顆星把監管者的能動性和企業的能動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強化了質監隊伍的服務意識。各縣市及直屬部門對轄區守土有責,10顆星簡明易查不能敷衍,提升與下降一目了然。每個執法人員又自然成了轄區企業的技術指導員和生產服務員。《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