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送產品安全出國門
——余姚檢驗檢疫局以“四抓”工程控制質量風險綜述
楊 雯
在開展“質量和安全年”活動中,面對質量安全工作的新形勢和分支機構業務量與檢力不足之間的客觀矛盾,余姚檢驗檢疫局日前緊緊圍繞“有效控制風險”的工作目標,通過抓準重點、抓牢節點、抓穩支點、抓實基點的“四抓”工程,切實提升了檢驗監管的有效性,將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降到最低,今年以來,該局呵護14.9億美元的“余姚制造”安全走出國門。
抓準“重點”
在今年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余姚局組織全體職工圍繞“如何有效控制風險”議題開展大討論,形成共識,認為有效控制產品風險的前提,就是要抓準把關的“點”。
為此,該局根據產品的安全、衛生、健康、環保程度劃分風險等級,確定了轄區出口農產品、電器產品為檢驗監管的重點,把現有力量進一步集中于敏感高風險產品,嚴控高危點,使農藥殘留、添加劑、重金屬含量等指標控制在標準允許范圍內,使電器產品結構、元器件等符合安全要求。
抓牢“節點”
把好準入關。針對轄區中小企業多的現狀,余姚局充分應用“出口企業備案信息庫”摸清企業家底,所有產品電子申報、逐個確認、劃分涵蓋,目前已完成900家(次)企業11263個產品的備案。與此同時,該局還督促和幫扶19家新企業、薄弱企業建立質量體系,提升了企業的質量意識,產品變更和企業情況主動申報率提高了35個百分點,報檢差錯率下降到6.4%。
強化巡、稽查。余姚局在轄區679家出口工業品企業100%納入“三管理”的基礎上,注重日常巡查、突擊稽查有機結合,重點關注企業有效整改、誠信申報和自身監管工作到位等,有效提高了問題發現率。今年開展日常巡查398次,問題發現率36.26%;突擊稽查63家企業134批,稽查問題發現率20.15%。
嚴控“原輔料”。以風險分析為基礎,該局在3家速凍蔬菜企業試行了出口農產品可追溯監管,自行開發軟件,對出口農產品從原料、半成品、加工過程、成品全過程進行質量追溯和控制,不僅把關前移,也為企業節約庫存成本。同時,實施出口農產品基地區域化管理,深入調查,主動協調,建立了由地方政府牽頭,農業部門合作的聯合機制,目前已在蔬菜、蛋鴨、鰻魚、水果等基地試點,涉及面積3200多畝。
抓穩“支點”
加強實驗室能力建設。該局充分發揮實驗室技術把關作用,提高把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電氣實驗室今年新增7個檢測品種,添置了靜態扭矩試驗機等24臺套設備,連續第6次取得CNAS國家能力驗證滿意結果。承擔“家電下鄉”電器檢測任務,拓展了設備校準領域。該局為企業提供“家門口”的認證檢測,今年完成3C認證檢測38批,同比增長90%;完成美國UL、法國BV、英國ITS、瑞士SGS等國外認證檢測104批,同比增長71%。
技術把關提前介入。推出“定型檢測”,實現新產品設計開發、不合格原因分析、技術輔導三個“提前介入”,將不合格消滅在設計開發階段,降低了出口機電產品風險,今年完成“定型檢測”221批。收集各類國內外標準、技術決議360份,資料51份,翻譯家電、燈具、電動工具國外標準30余份,特別是針對插頭插座“一國一標”的難點,完成了歐洲、美國、澳洲等國家和地區標準的收集,為檢驗監管提供了“因地制宜”的技術保障。機電產品質量把關的前移,推動實驗室型式試驗首次合格率比去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
抓實“基點”
針對新形勢下的檢驗監管工作要求,余姚局將提升人員的檢驗監管能力作為有效控制風險的內因和基礎,推出“以能力促質量”系列培訓,打破理論授課的局限性,圍繞檢驗監管案例和實際工作需求,采取開放式研討、執法案例收集、檢企面對面模擬等多種新方式,舉辦了綜合業務學習、機電產品進貨管理核查、出口農產品原輔料監管等“開放式”培訓6期,切實提高了一線人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三管理”模式下自檢問題發現率同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