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高出一截 質量參差不齊 缺乏統一標準
“黃金水”究竟有多少含金量
□ 本報記者 楊 蕾
“就是它了!”在北京朝陽路易初蓮花超市飲用水銷售區,一位20多歲的小伙子從貨架上拿起一瓶350毫升的世罕泉天然蘇打水,毫不猶豫地放進了自己的購物車。
在琳瑯滿目的飲用水貨架上,高出其他礦泉水數倍價格的這款天然蘇打水顯得格外與眾不同。350毫升裝的售價為8.9元,500毫升裝的售價為9.9元,而旁邊其他品牌500毫升包裝的礦泉水售價卻只有1~2元。“天然蘇打水”究竟是什么樣的水,能夠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礦泉水市場以高出其他產品數倍的價格在市場上銷售?
揭開神秘面紗
在記者隨機采訪的幾位消費者中,沒有人能夠準確說出“天然蘇打水”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水。“蘇打水就是含二氧化碳的水吧”、“在國外,碳酸飲料好像都叫蘇打水”、“蘇打水含有的礦物質比較豐富,所以價格也比較貴”。雖然對天然蘇打水的定義并不清楚,但幾位年輕的消費者都不約而同地將“蘇打水”與“時尚”、“健康”等聯系在一起。
記者也在超市購買了一瓶350毫升的世罕泉天然蘇打水。飲用時覺得與平常飲用的礦泉水一樣,并無特殊味道。在這瓶天然蘇打水的外包裝上,印有該產品含有的主要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表,其中顯示:“重碳酸含量≥310毫克/升、鈉含量≥115毫克/升”包裝上還介紹,世罕泉天然蘇打水源于二克山尖山斷裂帶上,此水的發現填補了國內稀有天然蘇打水礦泉水礦泉資源的空白。
“天然蘇打水是指,從地下深處自然涌出的或經鉆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陽離子以鈉(Na+)為主,陰離子以重碳酸根(HCO3-)為主,水質類型為HCO3——Na,碳酸氫鈉(NaHCO3)≥340毫克/升;在一定區域內未受污染并采取預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在通常情況下,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指標在天然周期波動范圍內相對穩定。”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雷宏遠參考了國外有關天然蘇打水的標準,并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上天然蘇打水的定義。雷宏遠說:“天然蘇打水對水中鈉(Na+)和重碳酸根(HCO3-)的含量有著特殊要求,是一種稀有的、珍貴的礦泉水,在國外甚至被稱作‘黃金水’。”據介紹,天然蘇打水的主要生產國是法國、意大利、俄羅斯和日本,我國最早發現的天然蘇打水是1960年在廣東龍川發現的。
缺乏統一標準
天然蘇打水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吸引了眾多廠家開發這一新興產品。2005年以來,我國有十幾個品牌的天然蘇打水產品投放市場,僅黑龍江省就出現了“德都”、“天寵泉”、“世明泉”、“世一泉”、“水易方”等多個品牌。“目前我國既無天然蘇打水的國家標準,也無有關的行業標準,各廠家執行的都是企業標準。由于各企業標準的專項指標各不相同,標準的限值也有差別,因此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出現了假冒偽劣產品。”雷宏遠對目前天然蘇打水市場上的混亂狀況深表憂慮。
“黑龍江有家企業,產品是含偏硅酸和鍶礦泉水,水質類型為重碳酸鈣水,但卻在產品標簽上冠以‘鍶硅質天然礦泉蘇打水’忽悠消費者;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北京某商貿公司從意大利進口的某品牌瓶裝礦泉水,其英文標簽上標注的主要成分和水質類型都不是蘇打水,但后加的中文標簽上卻堂而皇之地印上了‘天然蘇打水’,假冒的天然蘇打水以每瓶7.8元的價格在北京超市銷售,欺詐消費者;我還曾在河北看到某品牌的500毫升瓶裝天然蘇打水,售價只有0.9元,天然蘇打水是稀有資源,這么便宜的價格怎么可能是真正的天然蘇打水?”雷宏遠還透露,就連某知名品牌天然蘇打水的企業標準中也沒有對“天然蘇打水”的概念進行解釋。
國家飲用水產品質檢中心主任助理郭正順認為,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大家對飲用水的安全和品質也越發關注。我國礦泉水飲用的人均消費量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每年的消費量以20%的速度在增長,因此尋找和開發優質的礦泉水源具有廣闊的前景。由于天然蘇打水產品近幾年才在國內出現,所以目前我國還沒有天然蘇打水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不管是否建立了自己的企業標準,市場上所有的天然蘇打水產品都必須遵守《瓶(桶)裝飲用水衛生標準》國家強制性標準的所有規定。”郭正順說。
針對目前市場上存在的安全指標不合格、夸大功效、混淆概念等現象,雷宏遠提出3點建議:首先,質監部門要加強對天然蘇打水生產企業的監管,工商部門則要加大對市場流通環節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其次,行業協會應發揮作用,加強對生產經營者的監督;第三,盡快制定蘇打水的國家或行業標準。郭正順也認為,建立客觀、科學的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對規范天然蘇打水市場具有重要作用。標準應明確要求廠家必須規范標注產品的成分、作用、適用人群等內容;同時也要完善和提升天然蘇打水的生產技術和質量管控體系,鼓勵和促進飲用水行業的產品多樣性,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并且適合消費者體質的飲用水產品。郭正順還透露,國家飲用水產品質檢中心將和有關部門及企業一起,盡快制定有關天然蘇打水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引導行業的良性發展。《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