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氧氣須設“安全閥”
我國家庭用氧質量安全亟須監管和規范
本報記者 徐建華/文
71歲的鄭大爺患有肺功能衰竭癥,一周前剛剛出院,醫生囑咐他在家要常吸氧。但鄭大爺的家里人想買氧氣卻又很擔心:“聽說有人用工業氧假冒醫用氧,比如前不久發生的湖南郴州‘問題氧’事件,老父親甚至說不吸氧了。我想知道,我國現在市場上的家庭用氧質量到底如何?是不是安全的?”鄭大爺的兒子一臉嚴肅地說。
無獨有偶,65歲的車大爺因為患有冠心病,也需要經常在家吸氧,可他的家人同樣不知道選擇哪個品牌的家用制氧機質量好,只好在網上發帖向眾網友請教。
據了解,隨著我國逐步邁入老齡化社會和眾多年輕白領處于亞健康狀態,家庭用氧的市場需求正處于逐年上升的態勢,一些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患有冠心病、腦供血不足的老年人,還有一些肺部疾病、經常發作頭痛或偏頭痛的患者,以及長期在辦公室內工作、學習的白領和學生,正成為家庭用氧消費的主力軍。
北京天壇醫院高壓氧科主任薛連璧教授指出,氧氣也是一種藥物,用于糾正病理性缺氧,作為疾病輔助治療手段的,稱為氧療;用于危重病人和意外事故受害者的,稱為輸氧急救;用于補充繁重腦力勞動者、老年人、孕婦和慢性病康復期病人的生理性缺氧,以及補充各種環境性缺氧,作為預防缺氧的,稱為氧保健。從某種意義上說,生命就是氧化還原反應。由急性或慢性缺氧導致人體生理氧化還原反應失衡,是眾多疾病發生發展的基礎,而迅速緩解和改善機體組織的缺氧,可謂是確保其他一切保健或治療充分發揮作用的關鍵。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占據氧保健主流的家庭用氧市場前景看好,但我國的家庭用氧產品卻也存在著質量安全方面的隱患,甚至處于無人監管的尷尬境地。為此,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秘書長洑春干強調,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我國家庭用氧產業的監管,彌補監管缺失可能會帶來的質量安全隱憂。
據悉,目前市場上的家庭用氧有四種:氧氣袋、氧氣瓶、化學制氧器和制氧機。其中氧氣袋通常是用橡膠、特殊處理的纖維織物及PVC等復合尼龍綢材料制成,一般是到醫院或醫用氧提供單位充裝,儲存的氧氣只有幾十立升,只適用于危重患者短途轉運和患者的臨時改善癥狀。制氧機則是以空氣為原料,無需任何添加劑,出口氧氣純凈,無異味;操作簡便,只要接通電源即可連續不間斷地獲得高純度氧氣。
“現在的家用制氧機基本是以分子篩制氧設備為主(少量水電解制氧),這個設備是按醫療器械來注冊的,但是無生產管理部門。”洑春干說,現在很多醫療器械商店不僅銷售家庭用氧設備,同時也銷售氧氣瓶(內充有氧氣),但這些商店銷售人員基本未經過培訓、也不懂使用時安全事項,更無法保證氧氣瓶內充裝是醫用氧氣。
在北京市東三環一家專門出售呼吸機和制氧機的代理機構,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各種不同的制氧機,既有進口的,也有國產的;既有容量大的(5升/分),也有容量小的(3升/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制氧機全部采用的是分子篩制氧,操作極其簡便,只要插上電源,打開開關就可以使用,還能調解氧氣的流量。一邊向記者解釋,工作人員一邊演示了家庭制氧機的使用過程。記者注意到,確實如工作人員所言,使用這些制氧機非常方便就能獲取氧氣。“回家后也無需特別注意什么,就可以直接使用。”工作人員說。
洑春干表示,在國外家庭用氧的銷售有專門培訓、需要專業的鑒定,通過后方能銷售;同時銷售人員也必須給使用者進行專門培訓,并保留培訓記錄。另外,家庭用氧都是有專門的機構進行配送,目的就是為了確保這一特殊產品的質量安全。但在我國,對家庭用氧的使用安全,特別是瓶裝家用醫用氧氣,卻沒有部門管理。應該要求管理并對銷售人員進行有關安全培訓,使之先懂,然后再教給使用者。《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