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瓶”遭遇兌獎難題
拖延兌獎、拒絕兌獎讓商家面臨誠信危機
□ 本報記者 張曉航
夏天是飲料旺銷的季節,飲料廠商會使出花樣百出的營銷手段促進銷售,比如今年十分流行的開蓋有獎、再來一瓶。對廠商和消費者而言,這本是件互利雙贏的好事,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再來一瓶”的促銷似乎流于形式,中了獎卻難以兌獎,消費者紛紛質疑這種促銷形式。
兌獎遭拒成投訴焦點
7月1日,周大媽在哈爾濱南崗區閩江小區內的一家倉買店(便利店)內,買了一瓶康師傅烏龍茗茶,回家打開后發現瓶蓋內有“2010再來壹瓶”字樣。她欣喜地找到店主想再兌換一瓶,卻看見店門上掛著個紙牌,上面用大大的字寫著“本店再來一瓶不能兌獎”。店主無奈地告訴周大媽,不是我不想給你換,而是供貨廠家不給我們兌換,我的店現在積壓了200多個兌獎瓶蓋,賣飲料沒賺什么錢,卻攢下這么多個瓶蓋。店主建議去大超市試試,或是直接打飲料瓶上的售后服務熱線問問。
第二天,周大媽又跑到會展中心家樂福超市兌換,可服務員回答:“廠家沒送贈品,暫時不能兌換。”幾位拿著瓶蓋來兌換的消費者也遭到了拒絕。氣憤的周大媽隨后撥了廠家的服務熱線,可始終是占線的聲音。
與周大媽有同樣遭遇的消費者可是為數不少。今夏的哈爾濱市場上,統一、美年達、達利園、匯源、康師傅飲品都推出了“再來一瓶”的促銷活動,許多品牌在飲料瓶體上還特別標注了中獎率。“買飲料中獎后不能及時兌獎”、“手中積攢很多瓶蓋無處兌”……據哈爾濱市12315指揮中心消費維權數據顯示,近幾個月來,“再來一瓶”兌獎難成為投訴焦點,相關管理部門雖然協調過企業,但一些問題仍未能及時解決。一些飲料外包裝已注明在銷售點兌獎,但商家拒絕為其兌換。還有一些飲料中獎后,瓶身上沒有明確說明兌獎地點,銷售商也不予兌獎。
質疑廠家不誠信
兌換一瓶飲料就這么難,對此有不少消費者質疑:兌換兩三元錢一瓶的飲料,卻要浪費大量時間,還要搭上路費,這樣很多人都會放棄兌換的,商家難道就是這樣借促銷之名忽悠消費者購買,欺騙消費者嗎?
消費者將怒氣撒到商家身上,以致雙方之間矛盾逐漸升級,甚至在哈爾濱引發了幾起流血慘劇。而商家則因廠家不予兌獎也無可奈何,一些倉買店店主抱怨:“要貨有,要兌獎就讓等,但等到什么時候就不知道了。”
消費者劉女士表示:“我家里還存著三十七八個康師傅‘再來一瓶’的瓶蓋無處兌獎,感覺很氣憤。其實消費者買飲料多數不是為了‘再來一瓶’,而是出于對產品的喜歡。但既然廠家承諾兌獎,就應該實踐諾言。”
“飲料廠商公然承諾后卻仍然在玩弄消費者,一次次的推托和辯解已經讓我們徹底傷了心。”消費者李女士在網上留言表示。
迫于壓力加大兌獎力度
7月8日,哈爾濱市相關部門約談了投訴較集中的“再來一瓶”廠家——康師傅控股的哈爾濱頂津食品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要求企業在第一時間解決市民兌獎難問題,如果市民再遭遇不兌獎情況,企業應對消費者進行雙倍賠償。
該公司負責人辯稱,出現兌獎難的情況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正值夏季,貨品銷售量大,所以出現貨源緊張的情況,造成兌獎拖延。目前,他們已經從總部調集貨品,及時補充市場。二是內部工作流程有漏洞,與各零售商家、批發企業對接不順暢,造成瓶蓋兌獎滯后。三是企業大部分員工投入銷售工作,兌獎人員少,未能保證及時兌換。
該公司廠長姜克良還通過媒體表示,將在哈爾濱新設立44個VIP兌獎點,在黑龍江全省設立122個VIP兌獎點,及時為市民、零售商家無條件兌換獎品。
7月10日中午,記者跟隨周大媽來到開設在香坊區紅旗大街通鄉廣場的康師傅“再來一瓶”兌換點,看到聞訊趕來的消費者排起了長隊,其中不乏提著滿滿一兜瓶蓋的倉買店店主。周大媽在這里終于把揣了一周的瓶蓋換成了一瓶飲料。據兌換點的工作人員介紹,一上午他們已給消費者兌換了1000余瓶飲料。
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林安林表示,他們也接到不少市民對商家推出“再來一瓶”促銷卻不予兌獎的投訴。生產企業如在產品宣傳標志上標有明確的有獎銷售承諾,就應該承擔兌獎的責任,使兌獎渠道暢通。如企業沒有履行承諾,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該生產廠家就涉嫌虛假宣傳和欺詐。同時提醒消費者,購買有“再來一瓶”相關兌獎標志的產品時,應當注意兌獎活動相關細則,同時要保留相關票據,便于維權。《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