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江蘇南通出口紫菜質量安全示范區內已有出口備案紫菜養殖場15家、面積3萬多畝,出口紫菜企業15家,全區年出口紫菜產品2100噸、創匯2800萬美元,出口量占南通地區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出口紫菜產品位居全國首位。
南通紫菜產業奮力崛起
□ 奚 丹 殷 烈
本期主打
今年3月,漁民們冒著春寒在示范區備案養殖場采用機械化作業收割紫菜
初夏,蜿蜒曲折的老壩港海堤一片新綠,伸向大海。驅車行駛在老壩港鎮,鄉村田野一片蔥綠,海邊灘涂魚蝦暢游,現代農業園區、農業養殖場、農產品加工區,個個閃現著迷人的光彩,昭示著崛起的希望。6月25日,江蘇首家出口紫菜質量安全示范區在這里正式揭牌誕生,這不僅標志著江蘇省出口紫菜質量安全工作邁上了一層新的臺階,還標志著承載著富民使命的老壩港紫菜產業,正朝向由“大”求“強”的目標挺進。
新難題需要新辦法
老壩港是江蘇省沿海鄉鎮中海岸線最短、擁有海洋資源最少的小鎮,其紫菜產業受先天資源不足的限制。資源的緊缺促使老壩港人走追求高效的道路。紫菜產業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紫菜源頭安全得不到完全保證、企業整體規模小、加工簡單、市場競爭力低等,這些“瓶頸”制約著紫菜產業做大做強。
老壩港紫菜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勝利,必須要有特殊之策。探索實施區域化管理,建設特色鮮明、質量安全上水平、專業化程度高的“質量安全示范區”,帶動和輻射周邊產業的發展,是保障出口紫菜質量安全、促進擴大出口的有效途徑。
經實地考察調研,2009年初,海安紫菜龍頭企業蘭波集團與南通檢驗檢疫局,會同農林、漁業、外貿等地方政府部門共同協商,達成共識,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各類資源,建立良好的工作機制,在海安縣建立出口紫菜質量安全示范區,提高海安紫菜產品的質量,提高國際競爭力。
4月17日,南通檢驗檢疫局與海安縣政府簽訂“關于共同推動海安縣紫菜生產加工和擴大出口合作備忘錄”,正式啟動南通出口紫菜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工程,出口紫菜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進入了全面推動階段。
新目標找到新路徑
圍繞加快建設紫菜示范基地的目標,海安縣地方政府、監管部門、龍頭企業等多方積極參與、通力合作,發揮各自組織管理和技術信息等優勢,以提高示范區產品質量安全,有效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提高出口紫菜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走出一條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徑。
海安縣政府積極響應國家加快全國農產品加工行業基地建設的號召,在檢驗檢疫專家的指導下,制定并出臺了“海安縣出口紫菜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推進計劃”,建立了海安縣出口紫菜質量安全示范區組織機構、產業框架,并初步設定了科研、育苗、養殖、監控、加工、檢驗、銷售的示范區建設和發展路線。隨后,出臺了海安縣出口紫菜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充分發揮農業、畜牧獸醫、海洋與漁業、外經貿、質監、環保、公安等相關監管部門管理職能和資源優勢,有效整合行政管理資源,加強區域內環境、水源、水域、農業投入品等綜合管理,構筑“源頭備案、過程監督、抽查檢驗”三道防線,對紫菜質量安全實施全程監控。
示范區內的龍頭企業海安縣南黃海海苔有限公司、海安縣蘭波實業有限公司、海安縣清馨食品有限公司投入3000萬多元建立了紫菜研究科學樓和世界上最大的紫菜育苗試驗場,與國內藻類研究權威機構———中科院青島分院、中國海洋大學、江蘇省水產研究所藻類室進行掛鉤,開展紫菜優良品種培育、冷藏網、收割機械等先進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成功解決了紫菜養殖中爛菜和雜藻的難題,同時也解決了紫菜原藻采收用工的問題。紫菜研究科學樓建成兩年來,已累計培育紫菜新品31個,并在海上試養成功,平均每畝增產50公斤,實現了優種增產與經濟效益雙贏局面。龍頭企業的引領、典范作用得到彰顯。
與此同時,紫菜協會充分發揮其在服務、協調、自律、監督及協助政府加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及時為區內企業提供相關國際市場信息,著力健全誠信和自律機制,在區內營造公平、規范、透明的競爭和經營秩序,建立起“風險同擔、利益共享”的合作機制。
重數量更要重質量
2009年8月7日,由江蘇省海洋漁業廳、省農林廳、江蘇檢驗檢疫局等相關專家組成的考核小組來到海安紫菜示范區(基地)進行考核驗收。緊張的考評結束后給予了這樣的評價:“南通檢驗檢疫局在出口紫菜的監管方面所做的工作,使得監管工作進一步程序化,監控非常有效,達到了‘源頭無隱患、投入無違禁、管理無盲區、出口無障礙’的示范效果。”
經歷一年多的建設,僅去年南通出口紫菜質量安全示范區內出口的紫菜就達544批、1360噸,示范區的紫菜業實現產值和銷售收入3億多元,沒有發生一起因藥物殘留超標被國外退貨的情況。
聲 音>>
紫菜示范區的建立,給我們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檢驗檢疫部門將紫菜出口時的檢測項目前移到對紫菜養殖海域的檢測和原藻的檢測,不僅縮短了檢測周期,降低了檢測費用,還提高了出口紫菜的通關效率。僅檢測一項費用,我們每年可節省46.5萬元。
——江蘇省紫菜協會會長 李海波
鏈 接>>
作為出口紫菜的檢驗監管部門,江蘇檢驗檢疫局、南通檢驗檢疫局主動作為,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資源和管理優勢,在認真開展風險分析評估的基礎上,對海安縣南黃海海苔有限公司的再干車間的選址、設計、建設進行了指導,幫助示范區內13家生產企業拆除了各自原有的再干車間,集中建立一個再干、包裝車間和檢測中心,形成實質性聯合,以達到提高產品質量控制能力的最基本目標;積極幫扶、指導13家企業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紫菜育苗、養殖、一次加工、二次加工的生產體系,該體系覆蓋產品生產的全過程,有效提升企業自檢自控能力奠定基礎;積極發揮人才優勢,多次派專家對中心檢測人員開展撲草凈等檢測技術培訓,做到對出口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水產品要求的衛生指標,都能“檢得了、檢得出、檢得準”,原料和成品質量安全得到保障,企業的自檢自控能力也大為提升。
《中國國門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