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揚帆正當時
———安徽檢驗檢疫局開展“質量提升”活動札記
張 云 周賢慧 程泉樂
認證監管人員在食品出口企業驗證衛生質量體系運行有效性
檢疫人員在檢疫性實蠅誘捕點監測實蠅疫情動態
檢疫人員在長江口岸對衛生處理機構進行監督指導
檢驗人員在面粉出口企業取樣檢驗
檢驗人員在汽車出口企業進行日常監管
提要:服務皖江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多措并舉,成效卓著;“扶優”、“促中”、“質量提升服務進萬企”活動有聲有色;關區“直通放行”、處級干部“一對一”貼身服務、“碭山模式”深入人心;“三位一體”綜合行政管理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日臻完善;大質量工作機制和大質檢文化建設,上下互動,多方合作……今年上半年,安徽檢驗檢疫局緊緊圍繞“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服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條主線,振奮精神,凝心聚力,將“質量提升”活動開展得井井有條,更將“把關服務”詮釋得淋漓盡致。
安徽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邱棟久(左一)陪同安徽省副省長花建慧(右二)在合肥聯亞制衣有限公司聽取企業負責人對檢驗檢疫部門把關服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分支局黨員在黨員奉獻日活動中答復群眾咨詢
“時來易失,赴機在速”。安徽檢驗檢疫局在國家質檢總局的統一部署下,在全面總結“質量和安全年”活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積極響應安徽“質量興省”戰略,圍繞提升服務發展、科學監管、基礎保障三大能力,精心謀劃,細化措施,安排部署了17項重點工作、22項重要活動,扎實推進“質量提升”活動走向深入。上半年以來,該局全體干部職工對內提升檢驗檢疫整體水平和履職能力,對外嚴把質量關、確保國門安全。在全局內外、社會上下營造了政府重視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企業追求質量、民眾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
搶抓機遇 高效服務大發展
新年伊始,國務院正式批復了《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作為首個獲批的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皖江示范區建設為安徽經濟跨越式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也為檢驗檢疫部門不斷強化自身建設、提升服務水平提供了平臺和抓手。安徽檢驗檢疫局對此備加珍惜,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乘勢而上,積極作為,在解放思想中大膽探索,在創新思路中力求突破,努力實現開展“質量提升”活動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兩相契合、齊頭并進。
今年3月,該局研究出臺了《服務示范區建設實施意見》,制定了18條切實可行的服務措施,從綠色通道服務、技術平臺支撐、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入手,對京東方六代線、熔安動力、大陸輪胎、鑫昊等離子顯示屏等重大工業項目,專門成立省級重大項目服務保障領導小組和重點項目服務保障工作組,全程對口幫扶,做到同步跟進、同步服務、同步保障。
時間就是財富,效率就是生命。面對“快魚吃慢魚”的時代,縮短進出口產品檢驗檢疫時間,就是對企業的有力幫扶。位于合肥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的合肥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擁有我國首條薄膜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六代線。該局面對京東方這樣年進出口10多億美元,批次多、數量大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企業,成立了由吳世平副局長任組長的京東方項目工作組,主動靠前,跟近服務,多次協調口岸查驗單位,及時發現解決檢驗監管中的問題。5月12日,京東方公司5個標箱、貨值43萬美元的進口設備到該局報檢。該局積極運用“先行先試”權利,與上海檢驗檢疫局溝通協調,減少申報手續和驗放環節,提高通關效率,在上海關區順利實現直通放行,平均每個集裝箱省時2天、節支300元,企業獲得的實惠看得見、摸得著。在服務皖江示范區建設上,花建慧副省長以“謀劃細致深入,工作積極主動”給予安徽檢驗檢疫局充分肯定。
上門送信心、送政策、送標準、送技術、送培訓,把服務送到企業最需要、最實用的地方,也是該局服務大發展,開展“質量提升”活動的一大舉措。今年,在全面總結上一年度“百名干部企業行”、“幫扶外貿牽手行動”等典型經驗做法的基礎上,精心組織了“質量提升服務進萬企”活動。他們創新服務機制,突出“扶優”———優選70家出口免驗、一類企業和綠色通道企業實施貼身幫扶;力求“促中”———新選位居行業“中游”的30家進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和30家進出口農產品、食品企業,建立處級干部“一對一”幫扶機制,擴大覆蓋面,通過選派系統53名處級領導干部,每人對1至2家企業進行業務指導,幫助企業協調產品準入、報檢、檢驗監管、出證放行等環節,把“一企一策、一事一辦”送到生產企業。為幫助外貿企業提升產品質量,逐步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他們還組織技術專家深入企業查找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指導企業及時整改。“質量提升”活動自開展以來,該局組織免費培訓44次,培訓企業達176家。
皖江建設勢如破竹,“質量提升”如火如荼。“人生有終點,服務無止境”道出了安徽檢驗檢疫人的共同心聲和永恒追求。
務求實效 科學監管出新招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歷史已成過去,依法監管、科學監管、有效監管被提上安徽檢驗檢疫局的工作日程。在“質量提升”活動中,該局不斷改革監管方式和監管手段,創新監管模式,完善監管體系,扎扎實實地推進“事前預防、事中監督、事后監管”的全程聯動機制。
質量是產品的生命,誠信是企業發展的基石。該局從監管產品逐步擴大到監管行業、監管企業,幫助企業建立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誠信體系,提高產品質量,落實企業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鼓勵企業創建品牌,以質取勝。上半年,該局認真落實新的《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分類管理辦法》,提高出口產品生產企業的分類管理等級,對18家一類、二類企業和部分三類企業進行現場審核評價和監管,對歐力電器有限公司車間半成品輸送設置提出改進意見,為合肥鍛壓機床有限公司進入歐盟市場提供新的機械安全指令、幫助完善設計。該局還成立了產品質量風險分析委員會,下設秘書處和8個專業組,負責開展風險分析知識培訓,組織專門人員收集相關信息,防范出口產品安全高風險和可能遭遇進口國限制及技術性貿易措施的風險,并根據風險分析結果和科學評價,確定產品的分類檔次、抽檢比例和頻次,有針對性地將自檢力量放在高風險產品上,徹底扭轉了監管不到位或監管缺失的現象。目前,各專業組已經完成了中藥材、小麥蛋白粉、芝麻、黃桃罐頭和速凍山芋等第一批出口產品的風險分析評估工作。
加強產業集聚區建設、創新集聚區監管模式,是該局求實效、重監管的又一大亮點。在黃山休寧縣,茶葉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該局通過強化出口茶葉集聚區備案基地管理,指導企業實施基地標準化種植,“抓源頭強龍頭,以龍頭企業帶基地”,形成了完善的茶葉源頭質量可追溯體系。三年前,當得知全國水果生產十強縣碭山縣的果蔬行業由于甲胺磷問題遭遇“霜凍”的消息后,該局積極聯合當地政府,創新監管模式,構建地方政府、監管部門、生產企業、行業協會“四位一體”的聯合管理平臺,建立農獸藥殘留聯控機制。這一新型的“檢驗檢疫———政府———皖北農產品檢測中心———企業”的“碭山模式”,四個部門各司其職、四個環節環環相扣,達到了有效監管的目的。目前,困擾碭山多年的有機磷問題基本得到了控制,碭山果蔬出口持續兩位數增長,無一例國外通報和退貨,受到地方政府和企業一致好評。8月初,由安徽檢驗檢疫局主辦的安徽省出口食品農產品示范區產品質量建設現場會在宿州召開,來自安徽17個地市的代表實地參觀了果蔬加工出口龍頭企業、農資市場以及黃桃、酥梨標準生產基地,學習借鑒“碭山經驗”,將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活動與創建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工作有機結合,加快了安徽食品農產品“走出去”的步伐。
安徽檢驗檢疫局充分發揮進出口商品質量許可、強制認證、注冊備案以及證后監管等作用;加大對非法檢特別是與消費者健康安全密切相關產品的監督抽查力度,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對重點產品、行業、企業和地區,推行質量安全巡視、明察暗訪制度,發現質量安全隱患,迅速啟動應急機制,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經過全局上下干部職工團結一心、真抓實干,產品質量全過程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在保證進出口產品質量,維護企業、人民財產安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為促進企業長足發展、推動地方經濟提升貢獻了力量。
強基固本 提升質量有保障
“打鐵還須自身硬”。在過去的半年里,安徽檢驗檢疫局抓基層、打基礎、立長遠,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質量提升”活動的一項保障內容,貫徹落實“基礎保障是檢驗檢疫事業和檢驗檢疫工作發展的前提”精神,嚴規范、強基礎、上水平、增活力。
以質量管理體系為基礎、以績效考核為核心、以信息化管理系統為平臺,全局上下積極參與、主動投入,全面推進“三位一體”管理體系的完善和應用。自2月開始,“三位一體”綜合行政管理體系建設全面進入試運行階段,各處室、分支局積極組織學習,舉辦講座14場次,參學人數260余人。4月底,具有豐富審核經驗的35名同志組成9個審核小組,對該局領導班子、21個相關處室和9個分支機構進行了首次集中內審,歸納出影響體系正常運行的14個方面的主要問題。各部門深入分析、認真總結、嚴格整改,把“依法施檢,嚴把國門,科學管理,服務經濟”的十六字質量方針貫穿始終,為體系完善、管理晉級、能力提升奠定基礎,為“質量提升”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
作為技術執法部門,科研技術水平始終是檢驗檢疫把關服務的根本保障。為適應安徽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的迫切需要,該局先后與安徽大學、安徽農業大學等地方高校和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單位簽訂了檢、學、研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圍繞一線需求研究快速檢驗檢測方法;修訂完善科技項目管理辦法和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表彰優秀科研成果和先進個人;加大技術標準的搜集和翻譯工作,為新開檢產品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加強實驗室建設,購置儀器設備,滿足農獸藥殘留、重金屬、食品添加劑、生物毒素、致病微生物、轉基因成分、動植物疫病等項目的檢驗檢測;成功舉辦全國進出境植物檢驗檢疫學術研討會,對促進我國植物檢疫科技創新、提高植物檢疫技術保障能力、加快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出臺與實施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科研項目捷報頻傳,《紅脂大小蠹對松樹的嗜食性及白僵菌生防研究》順利通過學術研討專家組的鑒定,《外來入侵種紅脂大小蠹CQI基因分化的研究》榮獲植物檢疫學術論文一等獎。
為進一步提升技術保障水平,優化檢測管理工作流程,確保“質量提升”穩健到位,該局按照培訓提高、自查自糾、檢查落實、總結鞏固四個階段逐步實施檢測機構整頓,將重點實驗室驗收、基礎能力建設和檢驗檢疫發展結合起來,在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做好自選動作。扎實開展全省系統窗口建設和證單質量提升活動;對各實驗室檢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分類整改;安排各檢務窗口單位進行自查。該局還一改以往組織進出口企業集中到該局培訓的做法,主動深入霍山等地龍頭企業開展“世界認可日”主題宣講活動,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努力形成“兩級監管、重心下移”和“區域實施,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該局在加強保障能力建設的同時,時刻不忘加快硬環境建設進程。今年,以國家質檢總局和安徽省政府簽署《推進實施質量興省戰略,共同促進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合作備忘錄》為契機,及時謀劃合肥新機場和合肥出口加工區、合肥新站綜合實驗區檢驗檢疫辦事處建設;加快國家機電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和國家輪胎檢測重點實驗室建設;啟動安慶、蚌埠檢驗檢疫局新綜合實驗大樓建設;全力支持蕪湖保稅港區的設立,優化示范區承接平臺;積極爭取設立合肥、宣城、六安、天長檢驗檢疫機構。目前,各項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開展,滁州檢驗檢疫局和合肥新站綜合實驗區辦事處、蕪湖出口加工區辦事處已獲中編辦和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復。
提升“軟實力”,打造硬環境。該局“軟”“硬”齊抓,硬環境更“硬”,軟實力更“優”,“質量提升”活動保障有力。
團結協作 凝心聚力促跨越
沙子渺小,卻又偉大,它們團結一心,構建出條條大路、幢幢高樓!安徽檢驗檢疫局正是以大質檢文化建設為靈魂,以文化人,以文聚力,實現系統內部大團結;以大質量工作機制構建為載體,對外拓展融合,凝聚強大工作合力,在團結合作中實現“質量提升”新跨越。
文化建設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平臺和載體,擔負著教育人、引導人、激勵人和塑造人的重任和使命。安徽檢驗檢疫局時刻牢記以高尚的精神和務實的作風來培養人、塑造人。在干部職工隊伍中,大力倡導讀書活動,鼓勵干部職工學好理論、學精業務,加強自身修養,積極推進“書香國檢”建設;重視基層干部的選拔任用,推行副處級領導干部競爭上崗;與安徽省質監局互派兩名處級干部掛職鍛煉;邀請新疆檢驗檢疫局“紅其拉甫辦事處先進事跡報告團”作專題報告,弘揚“四特”精神,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與省質監局共同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共創質檢大家庭和諧氛圍。目前,安徽省檢驗檢疫系統11個對外窗口單位中,有10個獲得省級以上“青年文明號”,1個獲得“省直巾幗文明崗”稱號。
依靠地方政府、聯合有關部門、牢牢抓住企業、重點監管產品的大質量工作機制,在該局黨組的組織領導下正逐步推進。他們上下互動,強化檢政合作:通過簽署檢政合作備忘錄,將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列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把“以質取勝”戰略變成政府發展戰略;定期提交進出口商品質量和國內外疫情分析,為政府宏觀經濟決策提供依據;大力推廣出口食品農產品示范區建設;深入參與“質量興省(市)”活動,促進進出口商品質量穩步提升。他們左右聯動,強化區域合作:積極融入長三角、呼應海西開發,分別與上海、廈門檢驗檢疫機構簽署了業務合作備忘錄,使占安徽省進出口56%份額的貨物在口岸享受通關便利。他們內外齊動,強化部門合作:與省質監局簽署《關于共建大質檢平臺,全力服務安徽經濟社會發展合作備忘錄》,加強與海關、商務、農業、衛生等部門的協作,建立信息報送、聯絡員和聯席會議等工作機制;在通關單聯網核查、目錄外商品抽查、口岸聯防聯控、聯合執法等方面無縫銜接,形成合力,共創寬松、便捷的貿易環境。
服務發展是要務,科學監管是方法,強基固本是保障,質量提升是追求。安徽檢驗檢疫局正乘著皖江示范區建設的東風,揚帆奮進,闊步前行,用滿腔的熱情,在新的起點上書寫著“質量提升無止境”的華彩篇章。
本版攝影 楊 凱 甘 迪《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