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習近平總書記近期訪美期間,在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聯合舉辦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指出,中國的經濟成長已經從以速度為本,轉為以質量為本,而這將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習近平總書記“以質量為本”的這一重要論述,是關于質量發展理論的重要創新,是對新常態本質的深刻揭示,對認識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有著重要作用,對規劃好十三五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
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十八屆五中全會將“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作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思想,《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19處提到質量,是新世紀以來四個《建議》中次數最多的。黨的十八大以來,質量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問題,得到了高度重視,談發展必談質量,談改革必談質量,談中國制造必談質量,談食品安全必談質量,“質量”成為使用率最高的熱詞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顯。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十八大之后的第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追求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針對質量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建設和黨的建設各方面質量提出要求、作出指示。此外,他還特別強調“三個轉變”——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正是在對質量高度重視、深刻認識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以質量為本的重要觀點,這是黨中央質量思想的凝煉和升華。
黨的歷代領導人對質量均有重要論述。毛澤東同志指出,“質量要放在第一位”;鄧小平同志強調,“質量第一是個重大政策”;江澤民同志表示,“質量第一是我國在經濟建設方面的一個長期戰略方針”;胡錦濤同志要求,“把質量看作生命線”。習近平同志“以質量為本”的論述,與黨的歷代領導人質量重要論述的內涵是統一的,既一脈相承,又是繼承和發展。
(二)所謂“以質量為本”,就是把質量升華到價值觀、文明、理念來認識,把質量作為根本、中心、立足點來對待,是對質量發自內心的崇尚和服從,是勇爭一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是質量效益與速度規模的辯證統一。以質量為本的發展,就是堅持質量引領、以質取勝,把發展質量放在第一位,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滿意度的產品和服務,推動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以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形成更加有利的國際競爭優勢。它相對應的是以速度為本、以數量為本,以及在其指導下的GDP崇拜、發展拜物教等。以質量為本,既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客觀反映,又是培養和鞏固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路徑,還是順應人民群眾期待的應有之義。
以質量為本是新常態下的必然選擇。新常態意味著我國即將告別速度時代,但走向哪里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而是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立足點。李克強總理提出,要以質量的提升對沖速度的放緩。為了避免走進很多國家跌入的中等收入陷阱,參照發達國家質量強國戰略,中國只有轉為質量型增長邁向質量時代,才能長期保持中高速發展、盡快達到中高端水平,真正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
(三)以質量為本是產品和服務供給、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參加世界經濟活動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要指針。
產品和服務(包含公共服務)供給毫無疑問必須堅持以質量為本。產品和服務的生命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武器裝備質量時指出,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勝算,在吉林考察時強調,質量是企業的立身之本。李克強總理在此前視察南車集團時指出,中國裝備的生命在于質量。產品和服務是整個經濟活動的基礎,只有一件件產品、一個個服務都有質量、都追求質量,整個經濟活動才有質量、整個經濟發展才有質量。同時,信心是消費的前提,質量又是信心的基礎,不講質量,消費就活躍不起來,整個經濟也就活躍不起來,不僅難以升級,也難以為繼。
市場經濟加互聯網時代,市場主體準入門檻大幅降低,企業、機構和個人都可以成為產品和服務的主體,都要牢牢樹立以質量為本的理念,通過創新,以盡量少的資源消耗和要素投入,為社會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誠然,由于消費能力、消費環境、消費偏好等影響,一些不講質量甚至假冒偽劣的產品和服務也有一定市場,但言之無文,行之不遠,不講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必然沒有美譽度,必然沒有滿意度,就必然沒有競爭力,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質量引領,創新驅動,才是產品和服務取勝的不二法門,也是《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的核心所在。
經濟社會發展也必須堅持和貫徹以質量為本。發展質量是各種質量水平的集中體現,提高發展質量一直是黨中央國務院突出強調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布局,我們追求的發展質量,自然也是五位一體的質量,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大建設都要堅持和貫徹以質量為本,它要像融入經濟建設每個環節一樣,融入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乃至黨的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部署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乃至黨的建設工作時,總是像部署經濟建設那樣提出質量要求。政治建設方面,在蘭考參加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專門就保證活動質量作出重要指示,在主持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時,多次明確要求要切實提高改革方案質量;文化建設方面,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和文藝座談會等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都明確要求宣傳思想工作要提高質量和水平,要提高文藝作品和文化產品質量,文化產業要著眼提高質量和效益;社會建設方面,多次強調要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要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就業;生態建設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早晨起來先了解空氣質量的佳話曾被媒體廣為報道,中央通過的生態文明總體方案明確要求要切實提高環境質量。這都體現了中央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堅持以質量為本的要求。
我國參加世界經濟活動也應堅持和貫徹以質量為本。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中國經濟總量在國際上的排名不斷攀升,近年來更是穩居全球第二,這是中國人民的自豪,也是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先行指標。接下來,我們的目標是什么?不是爭總量第一,而是爭質量一流。最終國家之間競爭的是質量、效益、可持續性,在這些方面我們差距很大,突出表現在制造大國與品牌弱國的不平衡、出口商品質量不容樂觀、高端消費境外化現象嚴重。
我國制造業規模雖然已經躍居世界第一,但長期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自主創新能力弱,缺乏關鍵核心技術,許多產品是貼牌產品,可以說是“制造大國、品牌弱國”。目前已有100多家中國企業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但進入“全球品牌100強”和“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的中國品牌寥寥無幾。進出口商品質量不容樂觀,出口商品國際競爭力不強,因質量問題和技術性貿易措施帶來的損失比較嚴重。隨著出國旅游和跨國電商的發展,大量高端消費流向境外,據估計我國居民境外購物消費超過千億,這不利于國內擴大內需提振信心轉型升級。
制造強國、服務強國、品牌強國,才是中國國際競爭的核心所在,它們的實現,最終體現于和依賴于質量強國的實現,這就是我們必須實施質量強國戰略的原因。以質量樹立和提升中國制造中國服務新形象,實在是迫切要務。換言之,如果在國際經濟活動中不堅持和貫徹以質量為本,中國就構筑不起新優勢和新競爭力,不僅改變不了居于產業鏈中低端的打工仔命運,也改變不了以我們寶貴的環境和資源為代價去補貼和服務別人的局面,中國的強國夢也就無從實現。這方面的歷史教訓尤其深刻。沒有質量的發展,即便是康乾盛世,也不過是落日余暉,鴉片戰爭時期中國GDP穩居世界第一,是英國的若干倍,卻終究不堪英國一擊,終于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
正因為此,習近平在訪問德國時指出,中國需要“德國質量”,中國速度和德國質量的聯手,將為中歐乃至世界經濟創造巨大增長空間。正因為此,被稱作中國制造頭號推銷員的李克強總理強調,近年來,我們向不少國家積極推介中國高鐵、中國裝備,底氣也是來自于中國質量已形成的基礎。
(四)堅持和貫徹以質量為本,要科學認識和理解它與新常態、質量時代、“三個轉變”的內在邏輯關系。根本上說,新常態和質量時代的內涵是一致的,因為新常態指的是我國今后將會處于的一段時期,質量時代強調的是這段時期的未來走向,二者闡述的角度不同而已。二者的一致性還體現在都突出和強調以質量為本。只有堅持和貫徹以質量為本,才能更好地認識、把握、引領新常態,只有堅持和貫徹以質量為本,才能切實實現從速度時代向質量時代的轉變。
堅持和貫徹以質量為本,必須要加快推動“三個轉變”。一定意義上,以質量為本是指針,“三個轉變”是路橋。加快推動“三個轉變”,是當前堅持和貫徹以質量為本指針的重要著力點,實現“三個轉變”,是以質量為本指針得到堅持和貫徹的重要標志。因此,堅持和貫徹以質量為本,大力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加快推動“三個轉變”,加速邁向質量時代,是一篇完整恢弘的大文章。
堅持和貫徹以質量為本,還要把握好四個統一。一是宏觀質量與微觀質量的統一。宏觀的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微觀的某一產品質量都必須追求質量,以質量為本。二是質量效益結構與速度規模總量的統一。以質量為本取代以速度為本,是發展理念的升級,絕不是說因此就可以只要質量不要速度,質量是發展的新動力,理應帶來更合理的增速。三是經濟發展質量與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質量的統一。五大建設五位一體,必須堅持和貫徹同樣的指針,如果只有經濟建設要以質量為本,其他建設的指導思想沒有轉為以質量為本,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然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五大建設都講質量都堅持和貫徹以質量為本,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才能實現,長期困擾我國的發展質量問題就迎刃而解。四是質量之道與質量之術的統一。以質量為本既是“道”的層面的追求,又是“術”的層面的落實,是道與術的統一。堅持和貫徹以質量為本,首先是生產和服務活動要體現更高更嚴格的技術標準層面的要求,但又不能簡單地停留在這個層面,要把它作為指針自覺地遵循和實踐,還要融化到思想理念中,克服差不離就行、馬虎湊合、敷衍應付等反質量的觀念。
(本文來源:《中國質量報》評論員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