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術和大數據資源,是提高政府效能的尖兵利器,質檢部門憑數據說話,數據的整合利用非常關鍵。”在2016年全國質檢工作會議上,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報告中指出,改革當前,必須大力實施“互聯網+質檢”行動計劃,共享質檢大數據資源,搭建質檢大數據平臺,加強質檢大數據開發利用,讓質檢技術和數據資源跑上“信息高速路”。
2016年以來,全國質檢系統圍繞“互聯網+質檢”行動計劃,強化頂層設計,注重統籌協調,合理設定質檢信息化總體目標,搭建質檢云計算平臺,整合與共享質檢信息資源,促進質檢業務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為有效促進質檢事業改革與發展、建設“質量強國”發揮信息化支撐保障作用。
頂層設計繪藍圖
193篇相關論文,112份思路建議,75份調查問卷,質檢總局網信辦牽頭完成了《質檢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規劃》明確“十三五”時期質檢信息化發展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描繪了未來質檢信息化發展新藍圖。
中央第四巡視組在對質檢總局巡視整改工作反饋意見時,專門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有關信息化的規章制度。遵照巡視組“從源頭上杜絕分頭開發建設,避免出現新的信息孤島,促進現有信息系統基礎設施的集中統一和數據資源的互聯互通”要求,質檢總局專門組織制定了《質檢總局信息化建設管理辦法》《質檢云平臺服務管理辦法》和《質檢信息資源管理辦法》三個管理辦法,通過加強信息化項目建設的全過程管理,消除信息孤島,引導信息資源整合共享,促進信息系統建設的集中統一和互聯互通。
在“十二五”國家信息化工程中,質檢總局承擔了安全生產監管信息化工程、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和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工程以及國家法人單位信息資源庫(一期)等重要工作。為確保相關項目的有序推進,落實到位,質檢總局積極協調相關單位,組織精干力量進行可行性研究,制定設計方案。目前,各項目進展順利,已有部分項目由國家發改委批復建設資金,其余項目也已上報審批并有望于近期獲批。
在各業務司局的配合下,“智慧口岸”和“智慧質檢”等應用工程有序開展,“國門生物安全”“進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應用平臺”“互聯網+進出口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系統”等應用工程需求報告編制相繼完成,配合國家發改委開展的質量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建設也正穩步進行。
主干系統展畫卷
4月28日,京津冀地區3個直屬局完成試點上線;8月15日,東北及內蒙古地區以及江蘇、福建、廈門檢驗檢疫局7個直屬局完成試點上線;9月14日,絲綢之路經濟帶10個直屬檢驗檢疫局完成試點上線;10月14日,長江經濟帶10個直屬檢驗檢疫局完成試點上線;10月28日,泛珠三角區域5個直屬檢驗檢疫局完成試點上線。
6個月零8天,中國電子檢驗檢疫(e-CIQ)主干系統分期分批完成了在全國35個直屬局、868個分支機構的全面試點上線工作。
整合18個業務系統,對接39個專項系統,建成業務覆蓋全面、應用集中統一、數據標準規范的信息化運作平臺,主干系統在擴增口岸衛生檢疫以及風險管理、監督管理、注冊備案等功能的同時,實現了與實驗室管理平臺的有機銜接;2.8萬多條全新CIQ代碼,上萬條業務規則,輔之以97個業務規范,27個技術規范,以CIQ代碼、審單抽批規則、現場查驗與監控表單為核心的全國集中管理規則體系基本實現業務監管指令全覆蓋;電子服務、電子業務、身份認證三個信息交換平臺的建立,實現業務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內外交換,為“三互”大通關建設奠定基礎。此外,服務新舊系統平穩過渡的“中間池”程序開發,以及“雙活”數據中心環境運維、軟件應用運維、主干系統運維、三大平臺運維、基礎數據及規則體系運維五大運維體系的建立,為主干系統的平穩運行提供了保障。
數據大集中、應用大集中、業務大集中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徹底改變過去的分散式部署方式,連通“信息孤島”,實現全國檢驗檢疫監管的指令統一、執行標準統一、實施時間統一、執法尺度統一、業務流程統一。主干系統率先在國家部委中建成使用“雙活”數據中心,實現網絡、存儲、數據庫、應用的“雙活”,改變以往層層統計上報,數據不及時、不全面的問題,通過實時采集檢驗檢疫業務、產品檢測、貨物流向、疫病疫情、企業監管、風險預警等信息,為數據分析、質檢決策、風險管理、事中事后監管提供支撐。
大數據建設打基礎
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的交匯融合引發數據迅猛增長,大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質檢系統多年來在國門安全、疫病疫情、進出口商品、品牌建設、認證認可、質量能力提升等方面擁有海量數據,并在大數據發展和應用方面具備一定基礎,為加速整合轉化,有效利用,一年來,各相關司局,狠抓落實,成效顯著。
目前,《質檢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服務平臺建設方案》已日趨完善。為確保在質檢總局層面盡快建立業務數據全目錄,實現統一管理,質檢總局“互聯網+質檢”行動計劃領導小組組織編制信息資源目錄報送模板,開發質檢信息資源目錄管理系統,實現信息資源目錄動態管理。在搭建數據接收平臺(臨時)實驗環境,接收質檢總局機關司局、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和直屬單位上報數據的同時,各單位正不斷加強對收集數據的分析整理,上報數據資源的應用質量。
為深化質檢大數據的開發利用,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質檢總局計量司、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科技司等部門,提出多個運用大數據技術提供有效監管、便利服務的方案,開展了電商產品質量誠信追溯標準體系研究及《電子商務交易產品可追溯通用規范》等4項關鍵標準草案的制定。目前,《商品二維碼》國家標準已完成審查進入報批材料整理階段,《追溯二維碼》國家標準完成了征求意見稿,基于商品條碼的產品質量信用信息應用研究、商品條碼在計量器具生產、銷售、使用、修理全過程應用的可行性研究等專項應用研究也正在積極開展。
承載著質檢系統的光榮與夢想,“互聯網+質檢”行動計劃的持續深入,必將為質檢信息化改革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聲明:凡中國質量網注明中國質量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網,未經中國質量網授權,不得轉載使用。中國質量網轉貼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正規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中國質量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http://www.chinatt315.org.cn/news/2016-12/30/32100.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