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改革的攻堅之年。這一年,中國經濟全面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成為全社會發展的“主旋律”;這一年,“十三五”規劃的藍圖正式發布,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成為我國“十三五”時期發展的重要目標,也讓質量強國成為時代發展的重要使命;這一年,中國質量的新標桿應運而生,標準化戰略揚帆起航,檢驗檢疫促外貿作用日益凸顯,質量正成為新時代的最強音。
建設質量強國
“加快建設質量強國、制造強國。”2016年3月5日開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時,明確提出要“建設質量強國”,這是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建設質量強國”。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國務院編制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以下簡稱《規劃綱要》)。《規劃綱要》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針對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突出問題,強調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明確了今后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支撐發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突出了6個方面。其中第二個方面是“強化創新引領作用,為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包括“加快建設質量強國、制造強國”。
2016年3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十三五”規劃)正式發布,加快建設質量強國、制造強國明確寫入“十三五”規劃,意味著我國將在今后的5年中,大力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包括全面強化企業質量管理,開展質量品牌提升行動,解決一批影響產品質量提升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加強商標品牌法律保護,打造一批有競爭力的知名品牌等等。
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推動質量強國和中國品牌建設”。這同樣是黨中央、國務院首次發文提出“建設質量強國”。從全國兩會到中央文件,兩個首次,充分體現出黨和國家對質量的高度重視,也再次將質量強國建設上升為“十三五”時期的重要國家戰略。
質量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是企業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也是國家文明程度的體現。2016年4月19日,為貫徹落實《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和實施《中國制造2025》,明確2016年工作重點,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劃的通知》。行動計劃中,質檢總局分工負責的工作多達17項。在加強重點領域質量安全監管、推動外貿優進優出、促進電子商務產業提質升級、完善“風險監測、網上抽查、源頭追溯、屬地查處、信用管理”電子商務產品質量追溯機制,充分發揮質量技術基礎的支撐作用,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標準、認證的互認與合作等方面,通知特別強調質檢工作的重要性,并要求細化分工,層層落實,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行動計劃還特別指出,要依法嚴厲打擊質量違法和侵權盜版行為,開展中國制造海外形象維護“清風”行動。落實通知精神,質檢部門重拳出擊,突出抓好輸非商品、輸中東商品跨境電商產品的質量提升,促進我國企業按照更高的技術標準提升出口商品質量,并以標準提升為引領,加快國內消費品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或出口標準并軌,促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
2016年5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就《2016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印發通知,要求加大食用農產品源頭治理力度,在相關措施中專門指出加大對境外源頭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力度,繼續推動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時至歲末,在2016年12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又在《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中,再次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角度,要求繼續推動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作為推行現代農業生產加工組織形式,提升農產品質量水平的重要抓手,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正在提升農產品國內外市場競爭力,加快農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16年3月29日,中國質量的最高榮譽——第二屆中國質量獎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頒發。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專門為表彰本屆質量獎作出重要批示,明確要“建設質量強國”。總理在批示中強調,質量發展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和轉型之要。各地區、各部門要大力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堅持改革創新,加強政策引導,把提升質量作為推動供給結構、需求結構升級的重要抓手,為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提供有力支撐。
提升供給質量
2015年末,“供給側改革”一詞首次進入公眾視野。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上首次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自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的一項重要工作,提升供給質量也成為2016年質量提升的“主戰場”。
2016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上強調,我國不是需求不足,或沒有需求,而是需求變了,供給的產品卻沒有變,質量、服務跟不上。有效供給能力不足帶來大量“需求外溢”,消費能力嚴重外流。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必須推進供給側改革。
2016年1月26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再次專門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等工作,主持會議的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再次強調,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幾個月后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主角”依然是供給側改革,主持會議的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給質量滿足需要,使供給能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當前重點是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
無獨有偶,供給側改革也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最為關心的事情。從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16年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質量,到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部署如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的質量和效率成為供給側改革最為關鍵的話題。
2016年1月27日,李克強在新年伊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就研究部署推動《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中國制造邁向中高端,提供面向市場多樣化需求,制造消費者和客戶需要的高質量中高端產品。這也拉開了國務院2016年提升供給質量工作的序幕。“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結構性矛盾,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主要在供給側。我們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正如李克強總理在出席第十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所言,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是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主抓的重要質量工作。
守護安全底線
質量水平提升是質量安全的基礎。質量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
食品農產品安全首當其沖。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3年以“三農”為主題,用發展新理念破解“三農”新難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工作的重點。為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文件專門提出要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強化動植物疫情疫病監測防控和邊境、口岸及主要物流通道檢驗檢疫能力建設,嚴防外來有害物種入侵”。同時,為了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文件還就“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農業投資、貿易、科技、動植物檢疫合作”作出指示。既要守護生態安全,又要促進開放合作,檢驗檢疫部門任重而道遠。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作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和行動綱領,《規劃綱要》將健全口岸公共衛生體系,持續鞏固和提升口岸核心能力工作納入建設健康中國的整體規劃,并上升到國家戰略決策層面。
日用消費品質量安全是億萬消費者每天遇到、社會輿論關注之熱點。自從被財經作家吳曉波“點名”后,智能馬桶蓋在中國聲名鵲起。從街談巷議到媒體報道,從會議論壇到政府文件,經常能看到這個詞。馬桶蓋產品質量提升的背后,正是我國去年大力提升供給質量的一個縮影。2016年4月26日,國家發改委、質檢總局等24個部門聯合出臺《關于促進消費帶動轉型升級的行動方案》,啟動實施“十大擴消費行動”——城鎮商品銷售暢通行動、農村消費升級行動、居民住房改善行動、汽車消費促進行動、旅游休閑升級行動、康養家政服務擴容提質行動、教育文化信息消費創新行動、體育健身消費擴容行動、綠色消費壯大行動、消費環境改善和品質提升行動。其中包括開展空氣凈化器、電飯煲、智能馬桶蓋、智能手機、兒童紙尿褲、兒童玩具、嬰幼兒童裝、廚具、床上用品、家具等民生關注的10類消費品質量提升行動和“質檢利劍”消費品專項打假活動。
服務發展大局
2016年5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更好滿足群眾消費升級需求。2016年5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部署開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專項行動。
此外,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劃》《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中,也都明確將品牌作為重要抓手,部署供給質量提升工作。
自從在2016年兩會上提出工匠精神以后,工匠精神一詞迅速在全社會走紅,弘揚工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是李克強總理促進“中國制造”完成“品質革命”的兩大“法寶”。總理在2016年多次強調,要培育和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導企業樹立質量為先、信譽至上的經營理念,立足大眾消費品生產推進“品質革命”,推動“中國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贏得大市場。
2016年,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數量已增至11個,作為推進改革和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試驗田”,各個自貿區正在不斷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發揮示范帶動服務全國的積極作用,促進各地區共同發展,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2016年8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促進外貿增長政策落實情況匯報,自2014年10月以來,外貿成為第10次常務會議的關鍵詞。會議要求加大已有政策落實力度,推動進出口企穩回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為有效降低對外經貿的交易成本,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會議專門指出,要盡快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貿易便利化措施,按照便利通關要求,規范和統一不同關區、口岸業務標準,簡化查驗手續。
2016年11月10日,為了進一步創造條件、扎實推進,確保改革試點經驗落地生根,產生實效,國務院印發《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新一批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原產地簽證管理改革創新”“國際航行船舶檢疫監管新模式”“免除低風險動植物檢疫證書清單制度”“入境維修產品監管新模式”“保稅展示交易貨物分線監管、預檢驗和登記核銷管理模式”等由檢驗檢疫部門大膽探索、實踐形成的試點經驗,因其在促進貿易便利化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被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
2016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實體經濟的發展。部署在2017年要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要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提高質量標準,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引導企業形成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強產品競爭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實施標準化戰略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標準化在便利經貿往來、支撐產業發展、促進科技進步、規范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強調指出,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李克強總理也曾強調,要發揮標準對質量的“硬約束”作用。2016年,實施標準化戰略正成為質量工作的“重頭戲”之一。
2016年9月12日,第39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大會在北京舉行,ISO大會是ISO的最高權力機構,是ISO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會議,這是ISO大會時隔17年后再次走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給大會發來賀信,他在賀信中表示,標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標準已成為世界“通用語言”。世界需要標準協同發展,標準促進世界互聯互通。中國將積極實施標準化戰略,以標準助力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大會并發表致辭,他強調,當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面對困難和挑戰,要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既要保持總需求力度,也要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改善供給質量。這就需要把標準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標準全面提升推動產業升級,形成新的競爭優勢,促進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2016年4月6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引領中國制造升級。2016年8月1日,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工業和信息化部3部委正式印發《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提出了到2020年,工業基礎、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標準體系基本完善,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加快接軌,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力爭達到90%以上;到2025年,系統配套、服務產業跨界融合的裝備制造業標準體系基本健全,裝備制造業標準和質量的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的主要目標。
2016年8月2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增加“中國制造”有效供給滿足消費升級需求。2016年9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部署以先進標準引領消費品質量提升,倒逼消費品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出了改革標準供給體系、優化標準供給結構等8項重點任務。
2016年11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的意見》,就貫徹落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提出的“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體系”作出部署,明確了統一綠色產品內涵和評價方法;構建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與標識體系等7個方面重點任務。
從2015年開啟標準化改革,到2016年將標準化改革推向深入,出臺《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工作方案》等文件,標準正在引領著我國整體質量水平的提升,成為質量的“硬約束”。
聲明:凡中國質量網注明中國質量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網,未經中國質量網授權,不得轉載使用。中國質量網轉貼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正規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中國質量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http://www.chinatt315.org.cn/news/2017-1/6/32122.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