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國家發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首批涉金融黑名單已經篩選完成,已在 ‘信用中國’網站上予以公布,并推送給21個部門,依據所適用的法律法規對其實施聯合懲戒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已公布的首批涉金融黑名單合計約300個嚴重失信市場主體,其中僅涉嫌惡意逃廢債的嚴重失信債務人合計涉案金額就達62億元。
據孟瑋介紹,首批涉金融黑名單按照失信類型,分為嚴重失信債務人名單、非法集資名單和其他嚴重違法名單等三類子名單。具體包括128個嚴重失信債務人名單、11個非法集資企業名單和100個非法集資自然人名單、29個其他嚴重違法企業名單和30個其他嚴重違法自然人名單,涉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擅自設立金融機構、欺詐發行股票和債券等多種行為。
首批黑名單的數據均是以司法判決為依據。其一,嚴重失信債務人名單來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也就是通常說的“老賴”,通過設定“債權人為銀行”和“大于一定金額”兩個條件,篩查得出。其二,非法集資名單來源于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提供的非法集資案件數據(涉及非法集資企業和自然人)。其三,其他嚴重違法名單來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涉金融刑事犯罪審判數據。
孟瑋指出,國家發改委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曾先后印發《關于加強涉金融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關于對涉金融嚴重失信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下稱《備忘錄》),建立了涉金融領域的失信“黑名單”制度和聯合懲戒機制。國家發改委近期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研究確定涉金融黑名單的數據來源和標準。
經濟觀察網注意到,上述兩份文件是以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信用法規標準建設和失信聯合懲戒為工作重點,通過建立涉金融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制度和聯合懲戒機制,促進金融活動參與主體守法守信,建立健全金融市場信用環境制度。
“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大背景下,加快推進涉金融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對于凈化金融生態環境,規范金融秩序具有重要意義。這兩年,我們大力推動信用體系建設,通過建立聯合懲戒機制,進一步規范了市場秩序,凈化了市場環境。”孟瑋說。
目前,首批涉金融黑名單已在“信用中國”網站上公布,并將同步推送給21個部門依據所適用的法律法規對其實施聯合懲戒措施。根據《備忘錄》,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等21部門將對被列入黑名單的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
孟瑋表示,針對涉金融黑名單可能出現的偏差,國家發改委建立了異議處理和信用修復機制。
一方面,金融活動參與主體如果對被列入涉金融黑名單有異議的,可以通過信用中國網站“異議信息申訴”欄目提出申訴申請,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經過核實發現存在錯誤的,自查實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予以更正,并及時從網站公示名單和部門聯合懲戒名單中移除。另一方面,黑名單公布后,在三個月內完成整改的失信主體,可通過信用中國網站“異議信息申訴”欄目提交證明材料,經核實后啟動信用修復機制,將整改后的主體移出涉金融黑名單。
“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加快涉金融黑名單長效機制建設,定期發布涉金融失信人名單相關信息并會同有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按照每月公布一批的節奏,在 ‘信用中國’網站予以公布并實施聯合懲戒。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信息報送、異議處理和信用修復機制,加快信息傳輸和校驗核對機制建設,研究開發涉金融黑名單信息系統,不斷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全面性和可靠性。”孟瑋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