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信用監管在企業發展中的支撐作用,襄陽市市場監管局在全省市州首創“企業信用風險預警”平臺建設,將全市14.2萬戶企業全量納入,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監管服務體系,實現風險監測和信用預警的前瞻性。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發出綜合風險預警信息3.5萬條次,涵蓋列入異常名錄、許可臨期、許可超期、行政處罰等10個方面,有效幫助企業及時“糾偏”,實現風險可控。
一是搭建全覆蓋的企業數據庫。打破“數據壁壘”和“信息孤島”,對接省局大數據分析平臺與襄陽市大數據中心,全量歸集企業登記注冊、年報公示、行政處罰、投訴舉報、知識產權及公積金、稅務、社保等數據,建立“一戶一檔”的企業基礎數據倉庫。同時,建立企業信息采集報送機制,建立信息采集庫,并與基礎信息庫的主體信息進行關聯匹配,實現數據的互通互用。
二是構建多維度的風險預警點。通過歸集企業信息,參照市場監管標準規范,梳理不同維度可分析的風險指標,對企業進行全景畫像,全方位了解企業基本信息與風險情況。實行個性化評價模式,按照企業的基礎屬性信息、歷史遵從信息、能力評價信息、動態行為信息和關聯關系信息等五類指標進行計算,綜合分析和評價企業的風險預警情況。
三是打造精準化的監管新模式。根據監管需求,通過信息關聯批量導入查詢,系統自動綜合分析,對信用風險分類結果進行智能化解析,開展綜合風險預警。針對連續多年未提交年報企業、失聯企業、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許可證過期等高危情形,開展精細化預警,預警結果系統智能推送,為加強高風險企業和行業監管提供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