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進程過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實施情況如何?近日,蘇州交出“十四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期中成績單”,各項任務有序實施、穩步推進,重點領域亮點突出,為提質增效完成后續工作打下扎實基礎。
截至今年6月,市信用平臺累計歸集信用信息105類15.2億條;信用信息共享應用覆蓋全市44個市級部門、10個板塊、15大領域和405個行政服務事項……《蘇州市“十四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實施以來,蘇州著力推動信用信息系統優化升級,提升歸集質量、深化共享應用,目前已完成市平臺向省平臺一體化切換,近300個部門實現數據歸集和應用一體化,實現信用查詢、信用修復、異議處理等業務流程聯動。
政務誠信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按照《規劃》,蘇州統籌推進依法行政和政務公開、完善政務誠信系統、加強重點領域政務誠信建設、健全“政府承諾+社會監督+失信問責”機制、加強公職人員信用管理、持續開展政府失信問題專項治理等重點工作,階段性成效凸顯。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信用平臺累計歸集行政許可信息595.55萬條,行政處罰信息165.48萬條,行政管理信息99.4萬條;持續對市本級及九個市、區政務誠信建設情況開展月度監測評價;協調相關部門成立行政調解委員會,探索深化府院協同化解機制;構建政府機構失信防范機制,自2020年5月以來蘇州政府失信案例保持零新增。
聚焦健全新型監管機制,蘇州圍繞事前、事中、事后各環節同步發力。事前應用信用承諾、開展經營者準入前誠信教育、全面實施信用審查等創新信用監管手段,累計歸集公示信用承諾信息1090.7萬條、合同履約信息493.9萬條,出具企業信用查詢報告32587份、信用審查報告6505份、涉及企業116.01萬家(次)。事中推動重點行業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等級相結合,按照信用狀況和風險高低對市場主體開展動態監管;對重點領域信用監管示范工程實施情況進行梳理總結,挖掘形成一批典型案例。事后嚴格查驗履約情況,實現信用承諾制閉環管理和審管聯動無縫銜接;應用AI技術開展信用修復提醒服務,創新“兩書同達”機制,落實“一處罰一告知”工作等,有效減少受行政處罰企業存量。在此基礎上,通過深化長三角一體化信用合作,積極構建信用協同監管機制,太倉市與嘉定簽署《嘉太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先行示范區合作框架協議(2021-2023年)》,吳江區深入實踐區域信用協同發展戰略,姑蘇區和上海市黃浦區、常州市天寧區分別完成政務服務合作備忘錄“云簽約”。
在消費、醫療、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蘇州信用建設成效顯著。消費領域,持續擦亮“誠信蘇州·消費天堂”品牌,市、區兩級政府提供4000萬元設立“吳優金”用于先行墊付退款資金,實現“線下購物線上退,本地消費異地退、政府墊付先行退,消費爭議調處退”。醫療衛生領域,建設衛生健康綜合監管信息平臺,對定點機構開展信用等級評價。工程建設領域,打造住建領域信用信息服務與監管平臺,在施工、監理、勘察設計等九個領域進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勞動用工領域,在全國率先發布勞務派遣單位信用等級評價地方標準,建立健全勞務派遣“信用評價+分類監管”體系。科研和知識產權領域,全面實行科研誠信承諾制,“十四五”以來已公開項目信用承諾書超2000份。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落腳點,在于惠民便企。蘇州積極拓展“信易+”應用場景,形成一批創新案例。“信易貸”為有信用、有需求、合方向的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截至今年6月,累計為6.27萬家企業放款1242億元;“信易批”“信易惠”“信易檢”累計為5000余家信用良好的交通運輸企業提供便利;信易食、信易住、信易游、信易購等信用消費應用場景助力營造誠實守信旅游消費氛圍。針對個人信用管理,持續做好重點人群信用檔案歸集應用,完善“數據+模型+場景”個人誠信評價體系“桂花分”,截至2022年底累計歸集重點領域個人信用信息171萬余條。聚焦健全企業增信機制,實施包容審慎監管、鼓勵“柔性執法”,并通過推行失信事前警示提醒,事后信用修復等,最大程度確保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此外,蘇州積極培育信用服務產業,引入信用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信用管理培訓、信用修復培訓、市級示范企業評估和示范企業復核輔導等服務;強化信用賦能社會治理,將誠信理念融入村規民約,結合文明實踐、人居環境、社會治安等,探索“信用+鄉村治理”新模式;大力營造社會誠信氛圍,運用媒體渠道和網站、微信公眾號宣傳信用體系建設政策文件、做法成效、典型案例等,結合重要時間節點,持續開展誠信宣傳進商圈、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誠信六進”活動,為建設更高水平“誠信蘇州”夯實基礎、筑牢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