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自愿申報和組織評估,現確定西咸新區灃西新城、隴縣、麟游縣、神木市、靖邊縣、留壩縣、漢陰縣7個縣(區、市)為全省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1月9日,陜西省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陜西省委文明辦聯合發文,公布全省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名單。
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是供需有效銜接的重要保障、資源優化配置的堅實基礎,也是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國民經濟循環高效暢通、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陜西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關決策部署,聚焦重點、靶向發力、精準施策,著力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創新監管方式、懲治失信問題,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一方面,陜西調整省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在印發《陜西省公共信用信息目錄(2022年版)》《陜西省失信懲戒措施補充清單(2022年版)》等文件的基礎上,在全國率先推出守信激勵對象評定和聯合激勵辦法,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更加規范。
另一方面,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陜西)、“秦信融”等平臺作用日益凸顯。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陜西)與46家省級部門和全省12個市(區)平臺實現數據共享,歸集信用信息10.28億條,為社會治理、市場準入、行政審批、日常監管、招投標等多個領域提供信用支撐。“秦信融”平臺全量歸集33類公共信用信息、21類企業經營信息逾億條,注冊企業超25萬家,入駐金融機構849家,撮合交易521億元,有力緩解全省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同時,全省涌現出一批示范典型,“知信、守信、用信”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其中,榆林市入選全國第四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西咸新區灃西新城、隴縣等7個縣(區、市)入選全省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省發展改革委推送的7個信用應用案例和2個微視頻作品在全國性評比中獲獎。
全省政務誠信建設持續、有力推進,政府違約失信投訴渠道更加暢通,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政府部門不守信用承諾等行為顯著減少。
陜西信用監管效能不斷提升,生態環境保護、交通運輸、能源節約、衛生健康、家政養老等9個重點領域開展信用監管示范工程,消防安全、招標代理、電力交易等領域出臺相關信用監管辦法,“先證后核”“先建后驗”“減證便民”“容缺受理”等多項舉措在全省行政審批事項中廣泛應用,全省實行“告知承諾制”的證明事項達661項。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陜西將聚焦推動信用建設制度化“上水平”、政務誠信建設“見實效”、信用助力營商環境“優服務”、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深應用”、信用便民惠企“拓場景”、誠信文化建設“強氛圍”6個方面精準發力,通過啟動重點信用標準制定工作,實施差異化分級分類監管,常態化開展政務誠信評價和監測預警,推進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推動地方融資信用服務類平臺整合和規范發展,加強“秦信融”平臺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應用,推進多渠道多元化“信用+”應用,開展信用知識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活動等舉措,持續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賦能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