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贛州市市場監管局在食品生產領域全面推行信用風險分級管理,加快推動食品生產企業監管實現信用信息數據化、分級模型專業化、風險管理智慧化、協同聯動系統化的“四化”轉變,通過數據歸集、科學分類、精準監管、風險預警、聯合懲戒“五步”,走出了一條“信用監管+食品生產安全”新路子。
數據歸集,繪制企業信用“全景圖”。贛州市市場監管局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江西),構建起食品生產企業行政審批、抽檢監測、行政處罰等多個業務系統互聯互通、行政檢查數據定期導入的工作機制,破除數據壁壘;按照“應歸盡歸”原則,進一步補充歸集食品安全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榮譽、消費者投訴舉報等地方特色信息。通過市、縣兩級密切協作,確保企業信用信息全面錄入、“應公盡公”,推進全市658家食品生產企業信用檔案建檔率達到100%,為全面掌握企業信用狀況、評定風險等級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科學分類,設置信用風險“量化表”。該局依據歸集的企業信用信息,建立“通用+專業”的食品安全信用風險分級“贛州模型”。模型涵蓋企業生產食品類別靜態風險因素,將食品生產許可32個類別細化為104個具體品種的量化評判;調整優化動態風險因素變為生產規模、銷售情況、檢查結果、抽檢監測、行政處罰、責任約談、人員變動等12個子項,標準明確、客觀公平、便于操作,避免了個體監管能力水平差異對評判結果造成的影響;將“企業通用信用風險”作為分級管理的重要指標,達到間接與直接風險因素的量化平衡。實踐發現,新模型指標評判操作更加簡化,對出現質量問題的企業畫像更加“生動傳神”。
差異監管,嚴防重點區域“風險點”。贛州市市場監管局將信用風險等級與“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和日常監督檢查有機結合,實施差異化監管。對A、B級企業適當降低監督檢查頻次,優先實施容錯免責;對高風險的D級企業實施重點監管,增加抽查比例,每年至少監督檢查4次。通過對不同風險等級企業的差異化監管,將有限的監管力量集中在高風險區域,實現了監管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了問題發現的及時性、精準性。
靶向監測,按緊食品安全“警報器”。該局建立月度監測的信用風險等級動態調整機制,及時對新產生的企業信用信息匯聚整合,精準識別兩批次及以上抽檢不合格、受到兩次及以上行政處罰等情形的食品生產企業,并第一時間發送預警信息。信用風險分級實施2個月以來,預警處理5起,屬地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時間開展監督檢查,并督促企業立即開展食品安全自查,針對預警風險全面排查,并由贛州市市場監管局跟蹤實施飛行檢查,進一步壓實責任,將食品安全風險消除在萌芽中。
聯合懲戒,彈好信用監管“合奏曲”。該局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協同辦案、聯合懲戒機制,將企業食品安全信用風險等級、行政處罰、嚴重違法失信、經營異常等信息與公安、海關、農業農村、衛健等部門共享,在對企業表彰評優、跨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工作中合理運用。對存在失信行為、高風險企業取消評優資格,適當增加“雙隨機”抽查比例,營造“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市場環境,推動生產主體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倒逼企業形成良好的信用意識,規范生產加工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