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市場經濟健康、規范、有序的“基石”。日前,廣東省廣州市人民政府官網掛出《廣州市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探索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商貿、公共數據運營等領域信用應用,在醫療、家政、養老等領域探索實施“信用+”工程。
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邁上新臺階
近年,廣州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制定實施系列文件,組織“一區一品牌”信用建設工程、信用街鎮(園區)建設試點等特色工作,開展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知識產權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等一批國家和省試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質量水平明顯提升。
其中,“信易貸”“信用+電水氣公共服務”“誠信商圈”等一批經驗舉措,獲上級肯定并向全國推廣,成功入選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但對比先進城市,在信用建設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
為加強系統性謀劃、整體性推進,市信用辦牽頭深入開展調研,與國家、省、市近期關于政府誠信、商務信用、企業合規等方面的最新要求銜接,結合廣州工作實際形成《行動方案》。
推動社會信用“更有用、更好用、更管用”
《行動方案》圍繞推動社會信用“更有用、更好用、更管用”,形成六大部分22方面舉措,共58項重點任務。
其中,在總體要求部分,明確《行動方案》的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強調圍繞“指標、對標、目標”三個維度,鞏固提升信用平臺、信用信息、信用監管、信用應用等工作質量水平,充分發揮信用對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風險的重要作用。
就健全重點領域信用管理機制、更好服務暢通國內大循環,《行動方案》圍繞研發、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環節,提出打造知識產權信用管理標桿城市、深化質量和品牌信用建設、加強綜合型流通支點城市信用保障、提升各類主體信用建設水平構建優質政務誠信環境等9條舉措。
就營造良好信用環境、更好融入支撐國際循環,《行動方案》提出優化進出口誠信環境、加強外貿領域信用管理、推進跨境信用合作等4條舉措。
就夯實信用基礎、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行動方案》提出創新信用融資服務和產品、強化金融市場信用管理2條舉措。其中,圍繞推動提升中小企業融資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明確要加強涉企信用信息歸集,大力推廣“信易貸”服務模式等內容。
就聚焦信用監管和信用服務、塑造“信用廣州”新優勢,《行動方案》提出強化信用基礎設施服務功能、構建體系化信用監管機制、培育高標準信用服務市場、營造濃厚誠信文化氛圍等4條舉措。
在醫療、家政、養老等探索實施“信用+”工程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將為老百姓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便利?誠信消費環境是最典型的領域之一。《行動方案》提出,推動在重點消費領域探索實施一批“信用+”工程,積極運用信用手段釋放消費潛力,提升信用惠民服務效能。
例如,擴大就醫信用無感支付“先看病、后付費”試點,進一步發揮信用信息在促進醫療服務高效便民等方面的作用,加快打造廣州特色的信用就醫服務模式。深入開展家政“安心服務證”項目,優化實施家政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等級評價,創新家政服務信用管理體系,持續提升家政服務水平和質量。建立健全養老服務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完善廣州市為老服務綜合平臺信用管理功能,持續深化養老服務機構分級分類監管,提高為老服務質量。在不遠的未來,消費者將迎來更多信用應用場景,例如先用后付、減免押金、讓利折扣、消費券發放等。
“信用+政策兌現”支持市場主體發展
對市場主體而言,社會信用體系既有“規范管理”的角色,也有“拓展服務”的功能。
《行動方案》規范完善各類信用措施,夯實各行業領域信用管理主體責任,同時緊扣市場主體普遍關切的政府履約、惠企政策享受、應對化解經營發展風險、失信信息信用修復等方面,提出打造優質政務誠信環境、構建“信用+政策兌現”服務體系、加強信用修復流程指引和告知提醒等任務,著力推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強化對市場主體的發展支持。
例如,構建“信用+政策兌現”服務體系,形成事前信用核查、事中信用風險監測、事后信用獎懲及信用修復等全鏈路服務閉環,助力惠企政策直達快享,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深化稅務領域信用建設,實行納稅申報信用承諾制。
外貿領域的企業,也可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獲益。《行動方案》明確,深化海關登記備案企業信用服務,建立完善重點培育“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企業庫,優化“培育—認證—規范—幫扶”全鏈條服務機制,支持更多企業通過認證并享受相應便利措施。
《行動方案》還提出,優化知識產權領域信用評價、開展合同履約監管、推進跨境信用合作、加大A級納稅人培育等任務,著力錨定新的標高追求,更好運用信用機制手段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