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是供需有效銜接的重要保障,是資源優化配置的堅實基礎,也是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甘肅白銀區全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如同春風化雨,潤澤著這片土地,營造出了誠實守信的濃厚社會氛圍,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信用保障。
政策引領,構建協同聯動新格局
白銀區制定并不斷完善《白銀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攻堅行動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促進各部門緊密協作,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構建起協同聯動的高效工作格局。
依托白銀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交通、住建、市場監管、稅務、金融等多領域信用數據。各數據在平臺上實現實時共享與動態更新,為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筑牢根基。截至目前,已歸集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43萬余條,為信用評價和監管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政務誠信,打造高效服務型政府
白銀區真抓實干,常態化開展公務員誠信教育,對每一位公務員信用記錄嚴格核查,確保公職人員誠信履職。政府合同履約監管機制全面建立,借助信用平臺實現線上監測,讓合同履約全程透明。協同推進“放管服”改革,網上服務等新模式不斷涌現,信用治理機制日益健全。
積極推行“誠信+服務”,創新信用審批模式,容缺受理+告知承諾制讓辦事群眾和企業省時省力。開展“信用+評價”,政務服務“好差評”評價實現全覆蓋,“12345”便民服務熱線高效運轉。
商務誠信,激發市場活力新動能
白銀區以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為核心載體,高標準推進信用信息數據歸集共享工作,為企業融資開辟新渠道,讓資金“活水”暢流市場,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強化信用評價結果運用,在行政審批、融資信貸等關鍵領域出臺了一系列極具吸引力的信用激勵措施,創新性地拓展“信易+”應用場景,真正做到讓誠信經營的企業在各個環節都能享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與優惠,切實增強了企業誠信經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加強信用宣傳與修復,通過宣傳誠信典型案例,提升企業誠信意識。建立信用修復機制,引導失信企業主動整改、重塑信用。在市場監管領域,對信用良好的企業減少檢查頻次,對失信企業加大監管力度,提高監管效能。截至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對守信企業檢查頻次減少29.7%,督促、指導經營主體開展信用修復354戶,對117家失信企業實施了聯合懲戒。
社會誠信,營造人人守信良好風尚
白銀區以政務服務中心為宣傳主陣地,通過滾屏播放、發放宣傳彩頁、懸掛宣傳條幅等多種形式,向群眾普及誠信知識,讓誠信之花在政務服務窗口綻放。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等為有力抓手,引導黨員干部、群眾樹牢誠信思想理念,營造全社會積極參與、人人守信的工作生活環境。
積極開展誠信宣傳教育活動,通過舉辦誠信宣傳教育、發放宣傳資料、開展信用體系專題培訓等,開展多種形式的信用知識普及宣傳,促進規范市場秩序。截至目前,共舉辦各類誠信宣傳活動50余場次,覆蓋人群達11萬人次。
執法公信,守護公平正義最后防線
白銀區積極健全便利高效訴訟服務,開通中小微企業立案“綠色通道”,對涉中小微企業訴訟案件做到優先受理、優先立案,減少因訴訟時間過長造成的企業損失。靈活運用查封、扣押等措施,采用審慎保全方式,最大限度激發企業活力。截至目前,共受理涉企案件1705件,審結1699件,結案標的20.048億元。
對誠信缺失問題,加大治理力度,依法嚴肅查處違法失信行為,進一步構建信用聯合獎懲機制,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市場環境。白銀區司法局加強法律服務市場監管力度,規范律師執業操守,完善律師執業檔案,組織律師開展誠信教育和職業道德培訓,促進律師依法規范執業,全力維護司法公信。
人無信不立,城無信不興。今后工作中,白銀區將持續發力,不斷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拓展信用應用場景,全力擦亮信用“金名片”,激活發展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