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蕪湖市以引入信用機制、優化付費結算流程為創新點,以提升群眾就醫便捷度為最終落腳點,依托信息化手段,全力推動“信用就醫”服務模式在蕪湖落地。
蕪湖市整合醫保、?醫療、?銀行三方資源,以醫保結算系統作為核心節點,通過醫保專線對接醫院信息系統和銀行金融信貸系統,搭建開放式的基礎平臺,匯集醫院、銀行和醫保信息數據,實現融合互通和開放共享。全市參保群眾可通過“蕪湖市醫療保障局公眾號”進入“信用就醫”小程序,申請信用就醫額度,開通信用就醫資格,查詢信用結算信息等。
截至目前,蕪湖市率先上線三家醫院,分別為弋磯山醫院、皖醫二附院、鏡湖區醫院;二級及以上16家醫療機構信用就醫平臺接口改造已經完成,近期將全部上線。
醫保“信用就醫”項目引入“信用”和“醫保”兩大元素,以個人征信為基礎,以醫保信用為加持。金融機構通過信用就醫平臺從多個方面對參保群眾進行信用狀況評定,?為參保群眾授權信用就醫額度。參保群眾開通信用就醫資格后,實現入院押金“不動錢、信用付”,有效緩解參保人就醫資金墊付壓力,提升醫保基金結算和個人現金支付的便捷度,提高診療效率,改善就醫體驗。目前,全市共56人開通信用就醫資格。同時,市醫保部門還聯合民政部門針對政府特困供養人員,開通綠色服務通道,鏡湖區120名特困供養人員可實現就醫住院直接治療,目前已墊付個人支付醫療費用3萬余元。
醫保“信用就醫”上線后開啟了一種新型就醫模式,醫療服務體驗邁入了智能化、便捷化的新階段。門診繳費“不排隊、無感付”有效緩解了病人及家屬“候診時間長、取藥時間長、繳費時間長,看病時間短”的普遍現象;住院免押金,出院秒結算,自費部分可在其申請的信用就醫信用額度內直接支付,有效降低了醫院欠費風險,降低運行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