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北省政府新聞辦3月14日召開的“2025年河北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連續3年將“新春第一會”主題聚焦優化營商環境之后,河北又有新動作。《2025年河北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于近日印發,聚焦實施七大專項行動,推出109項具體措施,全方位推動全省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
河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段占東介紹:“在行動方案的起草過程中,我們注重‘三個堅持’。”
堅持突出河北特色。行動方案既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等決策部署,還著眼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立足河北省工作實際,推出一批具有河北辨識度的改革舉措。
堅持問題導向。圍繞經營主體反映強烈的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多頭執法重復執法、市場準入存在隱性門檻等問題,部署開展系列專項治理,以解決具體問題帶動營商環境整體優化。
堅持示范引領。認真學習借鑒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區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舉措,研究提出多項改革措施。同時,在雄安新區、自貿試驗區、秦唐滄港口等5個區域,實施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形成“一地創新、全省共享”的改革格局。
如何以營商環境之“優”,激發市場活力?河北將實施市場活力提質行動。圍繞暢通市場準入渠道,提出全面開展市場準入效能線上評估等4項措施。圍繞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提出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等6項措施。圍繞加強知識產權服務供給,提出建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站等6項措施。
政務服務能力強不強、效率高不高,直接影響經營主體的滿意度、獲得感。河北將實施政務服務提標行動,讓服務有速度、有準度、有溫度。圍繞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提出推進為企服務增值化改革等3項措施。圍繞優化行政審批服務,提出開設跨省通辦遠程虛擬窗口等5項措施。圍繞便利獲取經營場所,提出探索房屋建筑單體賦碼落圖等4項措施。圍繞提升納稅服務水平,提出建立涉稅訴求快速反應機制等4項措施。
要素保障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河北通過實施要素供給提檔行動,為企業提供充分施展拳腳、專心謀發展的土壤。制定低效用地認定標準指引等4項措施,助力提升建設用地保障效率。實施“燕趙黃金臺聚才計劃”等6項措施,助力提升產業人才供給規模。拓展首貸續貸服務中心功能等7項措施,助力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實施創新主體培育躍升行動等5項措施,助力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推行“先接入、后改造”并同步建設配套電網等4項措施,助力提升供電保障水平。建立多式聯運評估指標體系等4項措施,助力提升物流保暢能力。加快建設省級數據直達系統等3項措施,助力推動數據開放共享。
優化營商環境需要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為此,河北實施法治保障提能行動。圍繞健全精準高效監管機制,提出全面推行非現場監管執法等3項措施。圍繞規范涉企行政執法行為,提出合理統籌行政檢查計劃等3項措施。圍繞完善企業破產制度,提出開展破產積案清理等4項措施。圍繞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提出推動重點領域地方立法等4項措施。
一流營商環境,核心在于優化為企便民服務,根本在于打破堵點難點,真正解決問題。實施助企紓困提效行動,成為行動方案的重要方面。河北將通過規范有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等4項措施,加大企業幫扶力度。通過建立與民營企業溝通交流和問題辦理反饋機制等3項措施,加強政企常態化溝通對接。通過治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等4項措施,接續開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通過開展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等5項措施,提高政策服務精準度。
此外,河北還將實施信用建設提優行動和創新試點提速行動,提出健全政府誠信履約機制、規范信用信息管理、加快建設京津冀一流營商環境等多項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