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國務院正式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這是繼1996年發布《質量振興綱要》后,再一次把質量的戰略意義由振興上升到強國的高度,為新時期的質量事業發展指明了目標方向。
實施質量強市,推動科學發展。重慶市政府繼2011年7月印發了《關于實施質量強市戰略構筑西部質量高地的若干意見》,今年4月又發布了《關于貫徹落實<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實施意見》,明確各區縣政府要將推進質量強市戰略納入重要工作內容,全面提升全民質量意識,提升企業產品質量、管理質量,助推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向沿海發達地區取經
廣東,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廣東開放發展的代表和縮影,作為中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30年時間,深圳完成了從一個小漁村到世界夢工廠的完美嬗變。
“經濟強省必是質量強省。”在重慶市政府有關領導看來,經濟發達地區的質量發展經驗,對內陸開放城市重慶而言,是最好的借鑒。
“南下廣東,學習取經。”5月21日,由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涂經平帶領包括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市委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城鄉建委、市商委、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政府研究室、市統計局、市計量質檢院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學習考察團,奔赴廣東省對質量強省工作進行專題學習和考察。
3天時間,考察團分別與廣東省和深圳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就質量強省、質量強市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先后考察了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深圳國家數字電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實施質量強省戰略及深圳市實施“六大質量提升行動”,實現由“深圳速度”向“深圳質量”跨越的一系列做法,給重慶學習考察團很多啟迪和思考。
“通過考察學習,我們看到了重慶實施質量強市戰略、構筑西部質量高地的差距和不足。”考察結束后,重慶市政府立即召開了會議。會議指出,實施質量強市戰略,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選擇,也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重慶各區縣、各部門、各企業要更加突出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要明確目標,重點突破,突出質量發展的方向性;要強化考核,加強督察,形成合力,突出質量發展的實效性;要重視培訓,強化宣傳,營造氛圍,突出質量發展的社會性。
同時,對如何加快建設質量強市做出一系列部署:大力營造建設質量強市的良好氛圍;縱深推進質量強區縣工作,實施質量強基行動和質量提升工程,大力開展質量強區(縣)、質量強鎮、質量強園、質量強企活動;切實加強品牌建設,深化實施名牌發展戰略,重點做好2012年度市長質量管理獎的評選工作;大力實施技術標準戰略,以優勢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通過鼓勵和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積極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推進質量創新和檢驗檢測能力建設;推動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強化質量安全監管,開展重點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綜合整治,制定重點監管產品目錄;建立和完善質量狀況分析報告制度;加強質量基礎工作;建立質量工作考核評價機制。
目前,重慶市政府正對考察學習的有益經驗進行專題研究,同時加快出臺《貫徹落實〈質量發展綱要〉全面推進質量強市建設2012年行動計劃》。
把質量競爭力納入政府考核
渝北區,連續3年獲得重慶市工業十強區縣第一名。對于2012年的排名,渝北區經信委一負責人說,自己心里沒有底。是經濟總量下降了,還是利潤總額增長不夠快?“都不是。”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今年開始,“質量競爭力”這一指標將納入重慶工業十強區縣的評比,且所占比重將達3%。
事實證明,該負責人的擔心是多余的。據悉,重慶市質監局、重慶市統計局去年對全市各區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進行了測算,渝北區在全市區縣中排名仍是第1位。
其實,把質量競爭力指數納入政府考核體系,已經成為發達地區的慣例。在浙江、廣東等沿海省市,已經將質量強省工作納入全省地廳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專項考核,以此來保證質量強省工作的全面落實,確保了推進進度和實效。
質量競爭力與經濟發展的關聯度很強。據悉,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個得分,國內生產總值平均提高25.07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平均提高24.7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平均提高24.07個百分點,出口額平均提高40.21個百分點。
“解決問題,關鍵是要‘抓住牛鼻子’。”重慶市經信委一位負責人介紹,為有效推動質量強市戰略深入推進并取得實效,重慶將質量安全和質量發展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評價內容。把質量競爭力指數納入區縣經濟工作考核,是重慶以質量為切入點,全面提升產品質量、產業競爭力,切實加快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舉措。
“只有真正具備質量競爭力的經濟,才是真正的強者經濟。”重慶市質監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宗清告訴記者,質量的競爭力,將決定經濟的競爭力,決定社會建設的速度和質量。重慶將用5年的時間,將重慶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提升到90,明顯改善產品質量水平和質量發展能力。
以市長名義設獎 激勵質量發展
“堅持卓越管理,助推引領優越,追求卓越發展,挺起民族脊梁。”2009年,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獲得重慶市質量管理領域最高榮譽——重慶市市長質量管理獎時,媒體在報道中如此評價。
西南鋁集團是中國生產規模最大、技術裝備最先進、綜合實力最強的特大型鋁加工企業,也是中國鋁加工行業第一家百億級企業。西南鋁能獲獎,在重慶市商界、政界、媒介看來,是理所當然、實至名歸,因為其產值、利稅、行業影響等各方面實力皆有目共睹。
但對于重慶歇馬機械曲軸有限公司的獲獎,董事長曹正素自己坦言:“很意外,更是驚喜。”2010年,產值僅3億元、以生產摩托車曲軸和通用發動機曲軸為主的歇馬機械曲軸公司,成為當年獲得重慶市市長質量管理獎的3家企業之一。另外兩家是上市公司重慶宗申動力、中石化下屬企業四川維尼綸廠。
在企業主導推行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的,是重慶市質監局。該局質量管理處負責人告訴記者,市長質量管理獎的評選標準,不以企業產值規模、利潤多少為指標,而是考察企業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的實施情況,是對企業產品質量、管理質量等進行整體評價。
他說,2009年,重慶市政府批準設立市長質量管理獎,重慶市質監局就把一部分高新技術企業作為重點企業予以培育和扶持。每年,質監局拿出專項工作經費,邀請國內知名質量專家,組織大中型企業領導進行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專題培訓。在此基礎上,再把重點企業的分管領導及質量、生產、營銷、技術開發、財務等部門的負責人召集起來,進行更深層次的卓越績效管理培訓,將卓越績效理念和方法進行大力度推廣和應用。目前,全市已有460多家企業扎實推行卓越績效管理。
記者獲悉,目前重慶市市長質量管理獎已開展三屆評選,共有長安汽車、重慶齒輪箱、力帆集團、慶鈴汽車、西南鋁、宗申動力、歇馬曲軸、川維廠、重慶機床、格力電器(重慶)、重慶登康、海扶技術12家企業獲此殊榮。
另據透露,為激勵質量事業發展,重慶市政府專門出臺了建立完善市(區縣)人民政府質量獎勵制度、在市科技進步獎勵制度中設立質量技術專項、將《質量發展綱要》宣傳工作經費以及質量強市戰略項目推進經費納入市(區縣)同級財政預算并逐年提高、建立質量發展基金、設立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落實研發費用稅前抵扣等六項財稅扶持政策助推質量強市戰略的實施。
發揮品牌帶動標準引領作用
在5月30日召開的重慶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會上,重慶市政府提出將加大力度培育電子信息產業的“重慶制造”產品和“重慶品牌”產品。
重慶市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解釋說,所謂培育“重慶制造”產品,主要是引進帶動力強的電子信息產品整機以及建立相應的配套體系,如已經引進的惠普、華碩等品牌,家電行業的海爾、格力、美的,這些都是擁有市場影響力的成熟品牌,他們在重慶都有生產基地;而“重慶品牌”,是指在重慶創辦誕生的新的電子信息產品品牌,如長虹在重慶的手機生產基地,產品品牌是“國虹”,在重慶誕生,總部也在重慶,這樣的產品就是“重慶品牌”。
發揮品牌的帶動作用,正是重慶市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的有力舉措。據了解,1993年,重慶市率先在全國實施名牌戰略,啟動名牌評價工作,截至2011年年底,共產生中國名牌產品40個,中國馳名商標54件,重慶名牌產品1662個,重慶市著名商標811件;擁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1個,地理標志商標87個。在名牌戰略的推動下,2011年,重慶市GDP、財政收入、進出口、實際利用外資等主要經濟指標的增幅均在全國名列前茅。
6月1日,由西南大學等單位自主研發的EDD-DTM的轉換技術規范,經國際電工委員會投票通過,成為國際標準。業界認為,這是我國在工業自動化系統技術領域的重要突破。西南大學教授劉峰介紹,EDD是電子設備描述的英文字母縮寫,DTM是設備類型管理器的縮寫,EDD-DTM轉換技術,即是指電子設備描述向設備類型管理器的轉換,他說,這相當于把打印機和電腦連接,需要加裝一個驅動程序。
據了解,國際電工委員會曾先后制定了電子設備描述語言和現場設備工具等國際標準。但這兩種技術互不兼容,給廣大制造商和用戶帶來不便和資源的浪費。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西南大學等單位組成的課題組經過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EDD-DTM的轉換技術,并在這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起草了國際標準草案EDD-DTM的轉換技術規范,并正式成為國際標準。
“質量立市,標準第一;質量強市,標準引領。”重慶市政府有關領導介紹,2011年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實施技術標準戰略打造內陸技術標準高地的若干意見》,將實施技術標準戰略作為新形勢下重慶建設創新型城市、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快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抓手。近年來,重慶標準化工作取得顯著成績,技術標準戰略的目標體系逐漸完善,標準化工作向一、二、三產業和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領域全面拓展;標準的速度、質量、結構、效益均積極向好,初步形成了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基礎,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相配套的標準體系。
多部門協作 建設質量強市
作為主抓工業企業的管理部門,重慶市經信委大力開展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的培訓推廣工作。記者了解到,2011年,由各區縣組織的20多期形式多樣的“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培訓班”和“工業產品質量管理講座”,受訓人員達到2000余人,由重慶市經信委組織的“汽摩行業出口認證體系”等專題培訓講座,受訓企業中高級質量技術管理人員達500余人次。
引導企業學習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是重慶市經信委推進“質量強市”工作的具體措施之一。此外,從2011年8月開始,該部門結合重慶快速崛起的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發展需求,組織惠普、宏碁、華碩等品牌電腦公司開展“‘重慶造’電腦全國行動”,參與企業共同發起“質量承諾活動”,承諾嚴守質量信譽,嚴把產品質量關,為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重慶造”電子產品,成為全市企業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的標桿。
在“質量強市”戰略中,重慶市城鄉建委全面推行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制度,實現分戶驗收覆蓋率和合格率100%。修訂《重慶市工程質量投訴管理辦法》,質量投訴處理率100%,加大對分戶驗收的監督抽查力度,促使分戶驗收覆蓋率100%。
在建筑質量穩步提升的同時,重慶服務質量方面的榮譽也捷報頻傳。
2010年8月,武隆縣被國家標準委確立為“綜合服務標準化試點縣”;2012年2月,重慶武隆喀斯特旅游集團公司和重慶金科大酒點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首批“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企業”稱號;2012年3月,長江黃金游輪公司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第二批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企業。“實踐表明,近兩年的旅游標準化試點工作,對于重慶市旅游質量整體水平的提升作用顯著。比如重慶市旅游局和市質監局協調14個區縣深入推進的‘六大精品景區’、‘五方十泉’標準化建設,大大提升了旅游服務水平。”重慶市旅游界一名資深人士表示。
同時,重慶市外經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提升外貿商品質量為目標,推動企業增強以質量求效益、拓市場、謀發展的意識,加快培育和推廣一批優質外貿商品自主品牌,健全全市提升外貿商品質量的長效機制,營造齊抓共促外貿商品質量提升的環境。據悉,2012年,重慶市外經委將對“重慶市2012~2013年度重點培育的出口知名品牌”授牌,并開展一系列的品牌宣傳推廣活動。
由重慶市發改委安排專項資金2000萬元的國家筆記本電腦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投資3000萬元的九龍坡、北碚區、渝北區等10個縣級質檢站,以及投資1500萬元的梁平、長壽、榮昌等5個縣級農產品質檢站,建設均已接近尾聲。
服務民生百姓 打造質量誠信體系
“將試劑倒入大米中,攪拌30秒后如出現白色油珠漂浮物,說明大米里含有石蠟。”拿著剛剛免費領取的食品快速檢測試劑盒,重慶九龍坡區市民鐘琴認真閱讀著使用說明。她告訴記者,以前老擔心食品的安全問題,但除了擔心之外自己也沒有辦法。“現在好了,在家也可以用這個試劑盒進行食品安全檢測了。”
這是今年3月重慶質監部門舉辦的“幸福有質量,‘3.15’消費安全月”活動現場一位市民的心聲。一位質監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除了檢測大米中的石蠟,該檢測盒還可以快速檢測出老百姓日常生活最常見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如咸菜中的亞硝酸鹽、辣椒中的蘇丹紅、葡萄酒優劣等十多個種類。
“質監要成為老百姓提升生活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幫手。”活動現場,重慶質監局食品處一位負責人接受采訪時稱,當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關注生活中的質量和健康成為主流趨勢,今后將把質量知識更多地帶進老百姓的生活。
融入民生、服務民生,是近年來重慶質監提升百姓幸福指數的一個縮影,此外,重慶還先后開展了質監邀您進企業、配制眼鏡專項執法等民生行動。
同時,重慶加快科技質檢建設,打造檢驗檢測高地,為老百姓質量生活保駕護航。在位于北部新區的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一臺價值300多萬元的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占據了整整一間實驗室。據介紹,該儀器能在24小時內完成瘦肉精含量檢測,并可精確到10億分之一。記者了解到,該中心是目前西部地區最先進的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
5月17日,重慶市正式召開全市計量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聯席會議,明確鎖定工作目標:2015年,重慶計量工作將達到國內一流、西部領先水平,建成西部地區計量服務高地。為打造誠信計量惠民生工程,重慶市質監局在全市打造上百家誠信計量集貿市場,杜絕缺秤少量現象發生。
同時,對全市質量失信的企業建立“黑名單”,通過多種渠道向社會公開,影響企業在銀行的貸款;同時,積極搭建以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以物品編碼為溯源手段的質量信用信息平臺,目前已建立工業企業質量信用信息7536家,涵蓋規模以上企業和市場準入管理產品生產企業、重慶名牌產品生產企業。
此外,重慶市質監局與重慶市工商局聯合征信二期工程建設,打造全市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中心數據庫和企業信用監管平臺;會同市發展和改革委、市外經貿委、市工商局、市質監局、重慶海關、重慶檢驗檢疫局制定《重慶市加強工業產品質量信譽建設的實施意見》,開展質量信譽建設工作,推動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工業產品質量保證和質量誠信體系,全面提升全市工業產品的質量水平和質量信譽。
|